1.資訊服務業發展計畫
為協助資訊服務業國際化,積極加強國內外宣傳,行銷我國資訊化成就與實力,以強化台灣優質服務能量之形象;協助資訊服務業者結合海外試點智慧城市及海外在地組織或產業聯盟,舉辦海外商洽展示活動,並結合海外當地組織,協助台灣資服業者配合產業顧問,以台灣專業資訊化顧問團隊之形象拓展海外市場等,以促成資訊服務業之商機,增加國際銷售管道及拓展國際市場。
2.資料經濟價值躍升計畫
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歐美主要國家及聯合國、世界經濟論壇、世界銀行等國際組織,近年來大力倡議及推動「開放資料(Open Data)」做為國家發展之重要策略。在政府資源有限下,善用民間無限之創意,整合運用Open Data發展各種創新加值服務,這股創新趨勢風潮已快速地席捲全球。Open Data發展在先進國家已形成推動資訊服務與應用的一股新力量,而台灣卓越的電子化政府效能在世界一向名列前茅,具有良好基礎發展Open Data應用及服務。因此政府開始研擬各項推動策略,希望透過Open Data與民間的再利用,促進經濟與整體社會利益。經濟部工業局依此推動放資料(Open Data)應用推動計畫。
計畫重點期望透過Open Data之需求彙整與推廣,鼓勵業界自主發展開放資料應用與改良商業模式,建立起示範標竿,進而帶動各項創新服務,活化整體社會經濟。並藉由多元推廣宣傳來促進知識擴散與學習,以有效全面提升Open Data的觀念與認知。在推動主軸外,並規劃配套措施包含技術、法規等環境面之建立與協助,奠定後續發展之基礎。希冀透過本計畫之推動,讓Open Data的應用與需求能藉由政府與民間相互拉抬,互利互榮,終能達成增進政府施政透明、助益於施政決策品質、提升民眾生活品質、創造工作機會與驅動經濟增長活力、型塑產業轉型契機,創造台灣產業新價值之最終目標 。
3.國際化資料服務應用補助
該計畫目標在於以資料服務國際化為目標推動資料加值應用與產業創新,促進數位經濟發展。經濟部工業局持續推動「國際化資料應用服務補助」,以資料分析、應用與服務為核心,帶動資料服務業者與產業領域業者合作,運用跨域資料及技術提升服務價值,發展具海外營收之國際化資料應用服務,並將服務輸出海外,帶領產業建立國際資料服務典範。
4.強化企業智慧財產經營管理計畫
經濟部工業局自2008年起執行「推動企業建置智慧財產管理制度計畫」,藉由台灣智慧財產管理規範(TIPS)的建立與推動,實現「全面普及我國廠商、財團法人、研究機構智慧財產管理制度」的願景;同時建立公平、公正之驗證機制,俾利企業取得具備智慧財產管理能力之證明。 為促進企業運用智慧財產創造營運效益,貫徹「產業創新條例」第12條、第14條,及「公開發行公司建立內部控制制度處理準則」之研發循環控制作業,本所自2012年起執行「強化企業智慧財產經營管理計畫」,以推動三位一體觀念,即智財策略、研發策略與事業策略的一體化,有效率地運用經營資源並合理管理智財風險,藉以達成集中資源,減少重複研發投資,提升智財運用能量,進而增進企業整體獲利營運績效。自2016年起朝向智財管理經營分級標準,針對不同智財能量、不同制度需求之企業提供適性資源,以拓展分級分類之智財管理認知與制度建置。
5.數位產業署軟體採購辦公室
我國政府採購運作現況主要面臨價格與品質兩大議題。價格方面由於現行採購機制僵化,以一年一約施行,因此容易造成公部門採購價格高於市價,另外現行採購機制議價基準並無客觀依據,恐造成廠商上架產品價格過低,無利可圖,導致流標、廢標等現象。品質方面,則由於公部門對於廠商產品品質或功能常不能有效掌握,採購後發現不符實際需要,徒增困擾與浪費,而目前上架之資訊軟體並無相關驗測機制,也造成產品良莠不齊之現象。
本計畫之執行與推動,旨在改善多年來行之有年的政府軟體共同採購機制,也期望透過「創新採購」的設計,發展新制政府軟體及相關資訊服務採購機制,逐步導引政府邁向資訊應用革新、誘發產業創新,強健我國資訊服務產業體質;並透過配套環境整備,奠定新制採購機制長遠可行的運作基礎。本計畫的整體推動發展規劃,大致分為下面幾個階段:(一)服務上線期(103年)、(二)新制導入期(104年)、(三)標準制定期(105年)、(四)典範建立期(106年)、(五)國際接軌期(1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