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機機械相關產業政策
1.智慧機械產業接軌國際推動計畫
本計畫為因應近期我國產業受美中貿易戰影響,機械設備產業出口呈現衰退之情況,將透過協助智慧機械業者切入國際供應鏈,以及輔導智慧機械產業接軌國際通訊標準或介接國際平台,以提升我國業者國際競爭力,讓台灣成為亞洲高階製造中心。
2.協助中小企業智慧應用升級計畫
我國中小企業比例超過95%,受限於資源有限,多數中小企業數位化自我提升能力不足。本計畫協助具備基礎設備聯網廠商導入智慧化生產應用服務模組,如總和稼動率(OEE)管理、工時異常分析、品質異常分析、機台預診等應用,並強化國內系統整合技術發展環境,以加速智慧化應用服務模組於中小企業擴散,達成提升效率、提升品質、降低成本等效益。
3.AI加值智慧製造產業推廣計畫
本計畫協助相關領域產業導入AI應用服務模組,加值智慧製造,推動產業製程設備AI化,提升產線效率與機台附加價值,建立示範案例,擴散應用效益,加速帶動國內智慧製造產業轉型升級,提升國際競爭力。
4.智能電動車輛產業輔導推廣計畫
(1)世界各國為因應全球環境變遷,加速推動環保節能減碳、降低石油依賴、開發綠能產業,為能進一步降低車輛對環境的衝擊,朝超低(或零)污染的目標前進,各國油耗標準趨於嚴苛,然綜觀現有內燃機引擎技術,恐難因應未來5-10年法規要求,車廠雙管齊下,除持續精進引擎技術外,更推動汽車電動化,發展油電混合車、電動汽車與燃料電池車等低(零)油耗車輛。
(2)全球各車廠為開發電動車,莫不投入龐大資金與人力,並積極尋求車用動力電池及馬達等關鍵技術的突破、廣設充電站、建立營運模式、電動車推廣與宣傳以利於縮短達成量產與上市時間。各國政府亦擬定推動政策以投入國家資源,協助產業發展與完備環境設施,加速電動車普及。
(3)臺灣具備科技島優勢,加上基本條件適合發展電動車輛,於99年推動「智慧電動車發展策略與行動方案」已初具成果,包含帶動國內產業升級進而成為國際電動車廠供應鏈(如:TESLA、TOYOTA),因此我國在推動電動車上已有發展基礎,未來更將擴大至電動巴士及鼓勵開發各型式電動汽車(如:增程式與插電式混合動力車)。
(4)本計畫透過智慧電動車推動辦公室進行跨政府部會溝通協調與產、官、學、研資源整合,以達政策有效推展;推動智慧電動車整車及關鍵組件性能提升,協助廠商提升產品性能、製程及資訊應用功能;並藉由智慧電動車運行數據,評估智慧電動車先導運行效益管理等;進行國內外活動推廣與宣傳,協助業者切進國際供應鏈,創造產業商機;研析國際驗證及測試規範,完善智慧電動車產業價值鏈。
5.智機產業化推動計畫
「智機產業化推動計畫」整合各種智慧技術元素,投入智慧機械自主技術中長期布局與產品創新,使其具備故障預測、精度補償、自動參數設定與自動排程等智慧化功能,補足精密機械產業缺口,以提高整機或關鍵零組件進口替代,並發展解決方案為基礎之智慧機械產品,以建構我國智慧機械產業生態體系為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