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藥產業政策
1. 生技醫藥國家型科技計畫
生技醫藥國家型科技計畫於2011年至2016年執行,重點聚焦新藥、新試劑、新療法及新醫療器材的研發,旨在整合國內生技醫藥的研發資源,促進研發成果進入臨床前和臨床試驗階段,並加速技術商品化與產業化。該計畫於2017年結束,轉型為「生技醫藥轉譯創新發展計畫」,同時成立「生醫產業創新推動方案執行中心」,協助國內的生技研發成果實現商品化,並推動技術支援平台的建立,以完善生技產業的商業化環境。
2. 生醫產業創新推動方案
「生醫產業創新推動方案」自2017年推動至今,該方案旨在發展「臺灣精準健康產業」,並作為「六大核心戰略產業推動方案」之一。該方案聚焦「完善生態體系」、「整合創新聚落」、「連結國際市場資源」及「推動特色重點產業」四大核心目標,帶動我國生醫產業創新與轉型,建構國家長遠競爭力。2019年行政院掌握前瞻科技趨勢,倡議精準健康,並因應全球大數據及人工智慧興起,調修方案架構,自2021年起提出「優化產業環境(法規、資金、人才)」、「整合串聯園區聚落」、「完善生物資料整合平台」、「生醫跨域產業技術」及「強化國際鏈結」等五大策略,引領臺灣朝智慧國家及全齡健康目標邁進。
3. 六大核心戰略產業推動方案-臺灣精準健康
為因應中美貿易戰及COVID-19疫情導致全球經濟動盪及供應鏈重組,在「生醫產業創新推動方案」奠定之基礎上,2021年起推動「六大核心戰略產業推動方案-臺灣精準健康」,並由國科會統籌,偕同衛福部及經濟部共同執行,透過「建構基因及健保巨量資料庫」、「開發精準預防、診斷與治療照護系統」、「開發精準防疫產品」與「拓展國際生醫商機」等四大策略,期許臺灣在後疫情時代掌握全球供應鏈重組先機,建構臺灣成為全球精準健康標竿國家。
4.生技醫藥產業發展條例
隨著科技創新加速導入製藥產業,台灣政府透過多項政策推動產業轉型,積極促進智慧藥品和生技醫藥產業的發展。自2022年起施行的《生技醫藥產業發展條例》,針對「新劑型製劑」、「再生醫療」、「精準醫療」、「數位醫療」和「受託開發製造生技醫藥產品」等業者提供減稅優惠,吸引更多企業參與,促進產業升級。截至2024年7月,共計有211家公司及533項產品通過「生技醫藥產業發展條例」之生技醫藥公司與生技醫藥品項的資格審定,其中已有84項產品於國內外上市。展現了政策的實質成效。
生醫產業的數位轉型已成為趨勢,AI、資通訊技術(ICT)和大數據的應用深刻改變了藥品的研發流程。AI技術平台可協助新藥分子設計,並在藥物篩選中發揮關鍵作用,從而加速新藥研製,降低資金與時間成本。藥廠也可透過智慧技術,針對藥品開發的各階段進行數據分析,優化決策流程,提升藥品上市的速度。AI平台生成的大量數據不僅能為後續醫療服務提供洞見,還可用於疾病風險預測、癌症診斷與精準治療,為醫療產業帶來更全面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