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體產業面
個體公司面


運動科技產業政策

1.行政院「2022年台灣運動×科技行動計畫(2022-2026年)」

台灣因擁有完善的運動器材、運動用品等供應鏈,也有不少廠商為國際知名運動科技廠商代工,加上累積深厚的資通訊、數位內容發展基礎,均有利運動結合科技的產品與應用發展,行政院已通過《國家運動科學中心設置條例》(草案),建立專責組織,投入運動科學研究及應用,提高運動科學的支援量能,並提出「台灣運動×科技行動計畫」(2022至2026年),以Sports Everywhere為願景,預計投入46億元,提升頂尖運動選手的競技能力、擴大國人的運動風氣,進而帶動臺灣運動科技產業向上發展。

推動上涵蓋四大策略,包括強化基礎結構、擴大運動能量、推動數據治理、建構產業生態。希望至2026年,推動3個具國際級水準的運動場域智慧化典範、將研發技術產品鏈結企業投資、打造台灣成為國際級數據治理中心,並將台灣建構為亞太第一運動科技新創的國際據點。除發揮運動與科學加乘效果、提升台灣運動選手競技能力,也期掌握後疫時代全球健康意識提升的機會,促進產業升級,使運動×科技發展成我國新兆元產業。

2.國科會「運動科技產學合作計畫」

承2021年台灣運動×科技產業策略會議(SRB)決議,為強化跨部會協力,跨域創新導入智慧育樂,建構消費者導向之運動參與生態系之目標,國科會鼓勵大專校院及學術研究機構與企業共同投入具有高附加價值的加值應用技術領域,徵求具有數位化、個人化及娛樂化等內涵,涵蓋運動競技、運動休閒、健康促進體驗、賽事觀賞、新式娛樂活動、普惠大眾社群等軟、硬體、系統整合之產品或服務以及場域驗證等研究計畫,以促進全民健康並提升我國運動科技量能。

3.教育部體育署「國家運動科學中心設置條例」

為推動運動科學研究及應用,提升國際運動競爭力,行政院院會於111年5月通過教育部擬具「國家運動科學中心設置條例」草案,規劃成立專責行政法人國家運動科學中心,設置條例草案將依程序函請立法院審議。教育部體育署初步規劃將國家運動科學中心籌備處設置於國訓中心園區內,一方面實際參與並深入了解現行運動科學支援體系的運作模式,另一方面則有利於妥善規劃運科中心未來的內部組織架構,銜接後續的運科支援計畫。

4.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

依前述運動科技SRB會議決議,數位部數位產業署為帶動運動數據之相關應用,推動運動數據公益平台,協助國內相關運動產業業者發展新興服務,期透過推動一致性的運動數據規格,在數據去識別化之下,整合運動數據串接,實踐運動數據蒐集導入場域落地,帶動相關數據之加值應用。

另一方面,數位產業署亦主辦「新現代五項科技運動會」,其運動項目係將傳統運動與現代科技相融合,應用「肌耐力」、「協調力」、「爆發力」、「反應力」、「專注力」之體適能五力,結合體感偵測、互動感知、VR虛擬實境、雲端運動數據紀錄等最先進的科技元素,利用遊戲化的設計模式增加趣味性及娛樂性,提升全民運動意願。2024年新現代五項科技運動會已邁入第六屆,吸引20萬人次體驗。

5. 衛生福利部

衛生福利部配合國家政策「科技關鍵基礎科研」規劃,提出「科技關鍵設施研發-運動科技應用與產業發展計畫」,自111年起由地方政府將運動科技導入學校、社區、醫院、運動中心等場域,收集健康數據,建構運動大數據治理平台,分析資料,推廣全民體育文化,提升民眾身體活動量,並透過跨部門合作,帶動整體產業發展與經濟效益。

上述政府計畫推動,顯示出台灣在運動科技領域的積極布局,期望透過科技與運動的結合,提升國民健康,並促進相關產業的創新與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