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體產業面
個體公司面

上游
中游
下游
 
本國上市公司(15家) 勤美 華電 宏泰 台玻 冠軍
 中釉 和成 凱撒衛 美亞 國產
 潤弘 正達 建國 長虹 潤泰材
本國上櫃公司(4家) 崇越電 全譜 惠普 青鋼
外國上櫃公司(1家) 桓鼎-KY
知名外國企業(3家) 安賽樂米塔爾 中國建材 拉法基豪瑞
共23家
本國上市公司(2家) 新光鋼 潤弘
本國上櫃公司(1家) 印鉐
知名外國企業(1家) AECOM
共4家
本國上市公司(4家) 春源 新光鋼 潤弘 潤泰新
本國興櫃公司(1家) 日高
知名外國企業(1家) 雅各布工程集團
共6家
本國上市公司(7家) 士電 東元 台達電 大同 潤弘
 隆銘綠能 潤泰新
本國上櫃公司(4家) 聖暉* 擎邦 全譜 千附
本國興櫃公司(1家) 日高
知名外國企業(1家) FLUOR CORP
共13家
本國上市公司(2家) 潤弘 潤泰新
本國上櫃公司(3家) 聖暉* 全譜 千附
本國興櫃公司(1家) 日高
知名外國企業(1家) 中國建築集團
共7家
本國上市公司(12家) 太子 中工 新建 達欣工 皇昌
 根基 潤弘 欣陸 建國 隆大
 工信 潤泰新
本國上櫃公司(5家) 德昌 雙喜 安倉 富裔 國統
本國興櫃公司(1家) 久舜
知名外國企業(1家) 中國鐵建集團
共19家
本國上市公司(11家) 遠東新 華電 太子 宏璟 達欣工
 農林 夆典 欣陸 中保科 中鼎
 世紀鋼
本國上櫃公司(5家) 聖暉* 擎邦 亞通 全譜 千附
共16家
本國上市公司(1家) 中釉
本國上櫃公司(1家) 森鉅
共2家
本國上市公司(2家) 潤弘 潤泰新
本國上櫃公司(2家) 世紀 全譜
知名外國企業(3家) 特力屋 家德寶 美國勞氏公司
共7家
本國上市公司(5家) 中興電 大同 太子 中保科 潤泰新
外國上市公司(1家) 鼎固-KY
創櫃公司(1家) 發條橘子
知名外國企業(3家) 世邦魏理仕 21世紀不動產 三菱地所株式會社
共10家

建材營造產業鏈

建材營造產業鏈是指從事住宅、商辦、工廠或公共工程等建築物體設計、施工或統包之上下游關聯產業。上游包括建材原料提供、基礎工程、結構工程、機電工程及相關施工工程設計等等;而中游則為營造、建設及工程承攬,建設業者通常先取得土地後再進行設計發包及施工,營造業者則負責承攬廠辦、住宅或公共工程之統包工程;下游則包括裝潢、物業管理等行業。

一、上游:

主要的建材原料如鋼筋、H型鋼、水泥、預拌混凝土、砂石、玻陶等供應商,或專精於負責廠辦或住宅的結構工程、機電工程設計之廠商。基礎工程包括管材承裝如水泥管、混凝土等以及自來水導水引水的管線工程、下水道污水系統工程、土地重劃工程等重大民生基礎建設工程的製造承包工程業務。結構工程有SRC鋼構建築工程、鋼架/鋼結構/鐵工修護工程、浮動碼頭工程、港灣工程、工業區廠房土木、設備整合統包工程等。

工程設計包括無塵室工程、產業通風工程、恆溫恆濕工程、環境工程、製程設施、視訊顯像系統、電動車電力動力系統、能源管理系統、電源供應設備、自動化設備等工業相關之設計規劃。機電工程包括節能技術服務、機電空調系統設計整合服務、設備統包工程或動力、電力監控系統工程之建置服務、機器設備之安裝、維修、保養、機械設備之設計、製作、施工等。

二、中游:

營造業之範疇包括承攬修/營繕工程、承造建築如整地、基礎結構、建築設備安裝及土木工程之興建、改建、修繕等行業。目前我國營造業主要可分為建築工程業、土木工程業、專門營造業三大類。其中土木工程業涵蓋道路工程、公用事業設施工程、其他土木工程等;而專門營造業則包括整地、基礎及結構工程、庭園景觀工程、機電、管道及其他建築設備安裝、建物完工裝修工程、其他專門營造業等。營造業是國家經濟建設重要的基礎產業,承擔國家土木建築基本建設任務,除了關乎人民生命財產安全與生活環境品質外,還可引導上游相關材料產業的需求,創造就業機會;營造業所提供的服務,不論是公共工程或是其他產業所需之基礎設施,對國家經濟發展及民生需求滿足影響很大。

營造業具備相當的專業性,並且需擁有基本的技術團隊,產業特性除了包括易受政府政策及推動重大公共工程計畫之影響、競標為取得業務之主要方式、業務來源不穩定、無特定業主、生產時間較長、工程分包細、各小包業務差異性大等等;故臺灣專業的營造廠為維持基本營運,大多轉投資商業廠辦、民間房地產工程或物業管理等相關行業。

我國的營造工程公司多為中小企業,目前只有中鼎工程是國際百大工程承包商及設計公司之一,而中鼎集團目前是台灣最大的國際統包工程公司,所謂統包(EPC)是從設計(Engineering)、採購發包(Procurement)到建造施工(Construction),提供一條龍式的工程服務,又國內營造業規模較小,大都只能做地方性的交通建設和建築工程,無法承接國際性的大規模工程。因此我國營造業需要加強研發和人才的訓練,研發包括工法、材料的研發,畢竟唯有不斷研發與精進技術,才能在國際上持續發展。而建築工程業主要從事一般民間住宅建案、不動產開發買賣、租賃等業務為主。建設業通常先取得土地,再負責從整個建築物初始的規劃設計,至最後的完工銷售,一項建案的完成,建商需委託相關行業進行專業分工,包括初始的建築規劃設計所需的工程顧問業、建築師事務所,負責施工、建造的營造廠商,室內裝修所需相關的建材、裝潢、材料、機電、衛浴設備等相關廠商。營建業被視為經濟火車頭之一,蓋房子可以增加水泥、鋼筋、玻璃、磁磚建材的使用,完工後又會帶動設計、裝修、家電、家具的市場需求。

營建業可帶動其他產業的發展,例如生產過程要使用到的砂石、鋼鐵、玻璃、水泥、家具,及之後會使用的裝潢、房屋仲介、物業管理等,再者房地產可增值獲利進而刺激消費。

台灣在20年房價爆漲了290%,過去20年,兩次房價的迅速攀升都碰巧遇到重大傳染病發生後,房價高漲到令人瞠目結舌的情況。也因台灣房地產一直被投資客炒房導致國內房價居高不下,在薪水不漲物價上漲的態勢下,很多年輕人買不起房,疫情過後,全球通膨嚴重,加上烏俄戰爭、原物料上漲、缺工缺料問題嚴重,營建材料也跟風上漲,進而推升房價續漲且屢創新高,有鑑於此,政府正積極祭出政策平抑房價,但民眾以買房對抗通膨的效應下,更助長台灣房價的暴漲成遍地開花的現象。

政府積極透過前瞻計畫、都更、老危等獎勵措施要讓建築活動與提升土地的生產力,期望讓房地產重新發揮火車頭功能,但投機客的炒房反而演變成土地炒作的助燃劑,導致房地產無法帶動國內內需動能反而變成內耗的產業。

而工程承攬業指的是從事承攬辦理工程規劃設計、施工監造與技術服務諮詢等,這幾年國內外工程規模放大,基礎建設投資熱度增溫,有助於提升我國工程技術服務業者承攬辦理建築服務、工程規劃設計、施工監造與技術服務諮詢等各項業務量,故工程技術服務業在我國服務業之產業地位隨之提高。

三、下游:

裝潢業係由室內設計師整體規劃設計製圖後,再交由木工、油漆、水電等裝潢相關業者,依據設計圖,進行室內裝潢施工。有信譽的室內裝潢設計公司不僅負責整體規劃室內裝潢風格,並確保裝潢施工品質,於一定期間內負有保固責任。物業管理是近年興起一項營建加值服務行業,提供建築物內勞務與服務,物業管理是與建築物使用有關的管理服務,目的在於使建築物使用者享用安全、健康、舒適、清潔、環保、便利及良好生活機能的生活空間,優良的物業管理除了可延續建築物壽命外,亦可藉由營運管理來增加收入,提升不動產與土地的價值。物業服務項目包括警衛保全、清潔勞務,以及設備設施類如電力、空調、升降機、給排水、安全系統等之維護、修理、保養等工作。

FED自2022 年初以來,一共宣布升息 11 次,累積升息 21 碼,來到5.25%~5.50%區間聯準會升息最根本的原因要打擊需求端的高漲,以抑制通貨膨脹的失控,不過2023年下半年業已連續2次暫停升息,不過並不意味著未來不會再重啟升息;預計2023年12月聯準會將宣布不再升息,可見利率將維持在此高水平,以壓抑通膨的持續上升,不過也還沒有降息的可能性。也因美國的強烈升息,導致2023年上半年歐美銀行出現倒閉與財務危機,目前雖已緩解,但也引發市場對金融脆弱的擔憂,更增加國人熱愛購買房地產來保值。目前全球央行升息已近尾聲,高利率帶來的恐會衝擊到產業與經濟。不過IMF預測全球經濟在接下來的兩年內將繼續增長,因此,預計到2024年,全球經濟增長速度會稍微減緩,但整體上仍會保持穩定。

    隨著房價的飆升,也讓很多年輕人直接躺平,政府也祭出諸多打房政策,回顧2023年房市表現,上半年《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三讀通過,加上央行升息,使得買賣雙方處於拔河狀態;以及末央行祭出第二戶限貸令,使得「賣方堅持、買方等價」;第三季由於《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正式上路,第四季囤房稅2.0三讀通過,自住戶數維持現行規定,限3戶,稅率維持1.2%;自住部分則為全國單一自住房屋稅率降至1%,而多戶且未作有效使用者由現行的1.5%至3.6%上調至2%至4.8%,最快2024年7月上路、2025年5月開始課稅。賣方開始出現鬆動態度,而買方也較願意出來看屋;目前買方仍處於觀望態度,若要有交易量需要價格鬆動才有可能發生;政府打炒房,是慢性藥,目前台灣的房市長期處在「大漲小跌」的循環,房價要跌機會不大,但現階段沒漲就代表是跌了。

   而針對年輕人買不起房,政府推出「新青安房貸補助」,在首購族踴躍捧場下,整體買氣明顯轉強,而年輕人買房,金額有限,因此有「蛋白優於蛋黃、低總強過高總」現象,目前的房屋銷售類型中,成屋買氣強於預售,而中古屋房價較低,也能立刻適用新青安房貸,受惠程度比起預售屋來得更高。根據統計,2023年前9月買賣移轉棟數合計21,083棟,月增4.4%、年增14.8%,其中台北、桃園分別寫下近16個月、18個月的新高。主要是新青安提高貸款額度,且增加長年期方案,讓台北市低總價交易增加,拉抬整體買氣;加上之前推出的為老新案件已陸續完工,促使各地量能增加。

    受到物價上漲帶動,高房價自然也影響到租金上漲,房價上漲讓房東把租金往上提高,相互循環之下,讓居住成本越來越高,因此政府推動租金補貼等政策,為了提高房東成為公益出租人的意願,住宅政策再射兩箭,修法增訂租金補貼資訊不得做為追溯綜合所得稅、地價稅以及房屋稅等等稅捐的依據,行政院明定租金補貼,不得作為追溯課徵稅收的依據,以藉此提高房東成為公益出租人的意願。此外,也修正《大專校院弱勢學生校外租金補貼計畫》,自2023年9月起,租金補貼提高到2,400元到3,600元,並放寬申請限制,讓已申請內政部專案租金補貼的弱勢家庭,其子女如因就讀大專校院在外租屋,亦可同時申請教育部的租金補貼。不過政府四年花1200億元做租金補貼,但是灑幣成效並不如預期,因為房價、租金都仍再漲,對房客是一大壓力,放寬房東被查稅疑慮是一個方法,但最根本也得讓囤房族釋放空屋,才有機會避免租屋黑市的問題持續擴大。

目前全球經濟情勢仍不明朗,但全球高利率對房地產的危害很大,升息後,先有中國三大房地產風暴,恆大、碧桂園、遠洋接連出現危機,韓國房價也急跌,而歐洲德國、瑞典、奧地利、英國再到澳洲甚至加拿大,建商倒閉潮如野火蔓延,全球先進國家房市正陷在暴風圈中,主因是大型建商在過度操作資金槓桿所致。

雖然升息腳步趨緩,但通膨壓力仍在,2023年底台灣有總統大選,雖然台灣目前央行對建商保守限貸且嚴格控管建商的槓桿操作,且台灣房價漲幅有限,跌幅也有限,所以不易有房地產破沫危機,不過,整體而言,估計2024年台灣房市也是呈現價跌量縮的緩跌態勢。

公共工程建設是刺激經濟的重要手段,對於經濟困境,政府更需要擴大公共工程預算編列,以維持經濟成長,而政府推動「前瞻基礎建設計畫」,擴大全面性基礎建設投資,期望透過政府興建完善各種基礎設施,以強化民間投資動能,進而帶動整體經濟成長潛力,

公共建設是國家發展的引擎,短期具有刺激景氣、增加就業與內需的功能,長期更可蓄積資本存量,促進民間投資及改善國民生活品質。政府為加速公共建設投資,完善國家基礎設施,針對前景未明的經濟狀況,也希望加速公共建設推動以刺激景氣提振內需。

2023年公共建設計畫預算規模接近6,000億元,創歷年新高;因此國發會希望整體公共建設經費達成率均超過95%,工程會也希望目標執行率可達到95%。

不過因為大缺工與少子化的浪潮之下,營造與建工程人才的缺口更大,尤其粗工、搬運、清潔、拆除等工作,加上模板、泥作等技術工等需要長時間磨練,加上風吹日曬非常辛苦,願意做這樣的工作的年輕人越來越少,導致整個營建工程產業出現大斷層,不過勞動部已放寬聘僱外籍移工標準,開放民間工程業者申請,但這也只能暫時紓解缺工問題,最根本的人力缺口,依舊仍然無解,這對營建業而言是個嚴重的警訊,值得政府與企業深思且勢必儘快解決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