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動元件產業鏈簡介
被動元件產業上游為電阻器、電容器、電感器、濾波器及振盪器的材料供應商,中游為電阻器、電容器、電感器、濾波器及振盪器之製造業者,下游為各類電子產品之供應商。
一、上游:
被動元件產業上游為電阻器、電容器、電感器、濾波器、振盪器之材料供應商。台灣被動元件產業相關廠商主要專注於被動元件之生產,極少投入上游材料開發,目前台灣被動元件產業所需要的材料,如介面瓷粉、陶瓷基板、氧化鋁基板、石英基板、導電接著劑、陰極箔等,七成以上由日系廠商所提供。
二、中游:
中游為電阻器、電容器、電感器、濾波器、振盪器之製造商。被動元件為不可或缺的電子元件,廣泛應用於PC、手機、平板電腦、伺服器、視聽設備、汽車等產品。陶瓷電容受到青睞因有耐高電壓、高熱、運作溫度範圍廣及高頻使用時損失率低等物理特性,且能晶片化使體積縮小、價格低廉及穩定性高等優勢非常適合大量生產。
2022年被動元件市場受到手機、筆電、TV等消費性電子需求轉弱,標準型被動元件品受市況影響,需求下滑,加上中國大陸廠商風華高科大規模擴產,加碼投入晶片電阻、MLCC擴產,新產能從2021年下半年開始釋放以擴大市占率,亦造成被動元件標準型產品庫存調整進一步延長。另外受到中國大陸疫情封控影響,下半年消費用被動元件(MLCC)價格預估再降3-6%。中國大陸標準品市場已經出現供過於求的狀況,本預定庫存在第二季消耗完,但因封城影響延到第三季,第三季可降至健康水位,2022年下半年在車用、網通、工業等帶動下,被動元件需求持續成長,展望審慎樂觀。
雖然標準型產品面臨價格與市場同步下滑狀況,但台灣被動元件大廠掌握車用商機,不僅為2022年重要營運動能,也是未來的擴產項目,包含國巨與華新科兩大龍頭皆將車用列為重點佈局項目。受到消費型電子、NB及手機等需求疲弱影響,相對於標準品MLCC仍在消化庫存水位階段,車用、工控等高階MLCC訂單、價格則相對持穩。
車用電子成為近年被動元件廠的兵家必爭之地,過往皆由日系大廠主導車用市場,然在整體需求提升下,不只韓國大廠陸續通過車廠驗證,台廠也紛紛透過併購、擴產等方式擴張車用佈局。此外,透過與鴻海的策略合作,配合鴻海在電動車市場的發展,也將藉此擴大國巨車用產品出海口。
而華新集團近年也將重心放在車用領域,目前華新科車用營收比重約10%,目前路竹廠、馬來西亞廠車用產能已接近滿載,2023年將針對路竹廠車用產品進行擴產,預計將擴出一倍產能,目標兩年內營收將翻倍成長至20%。為降低景氣波動對於營運之影響,被動元件大廠紛紛轉型拚增高階產品比重,其中,車用產品將扮演重要的領頭羊。
台灣被動元件產業在近年來為提升競爭力,除了跨入利基型產品,也透過併購增強產品線與實力,面對未來同業競爭及各式新應用領域,廠商一致認為惟有深植技術能力,增加全系列產品縱深,鞏固市場地位。台灣被動元件龍頭更看好高階車用、工業、醫療、航太、5G/物聯網等應用發展帶旺MLCC後市,為滿足全球客戶需求及長期訂單成長態勢,已規劃把利基型和高階產品產能擴大在台灣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