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顯示器產業鏈
我國平面顯示器產業之發展主流顯示技術為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TFT-LCD)。液晶顯示器產業鏈之上游包括化學品材料、背光源、光罩、ITO導電基板、塑膠框、稜鏡片、擴散膜、增亮膜、導光板、背光模組、及驅動IC等零組件之供應商;中游則為液晶面板、顯示器模組組裝及相關生產製程與檢測設備之供應商;下游為平面顯示器各類應用產品如筆記型電腦、液晶監視器與液晶電視、智慧型手機等供應商。
一、上游:
包括化學品材料(如光阻劑、ITO靶材、玻璃基板、配向膜等)、背光源(如發光二極體及冷陰極管)、光罩、ITO導電基板、塑膠框、稜鏡片、擴散膜、增亮膜、導光板、背光模組(指將背光源及稜鏡片及增亮膜、擴散膜、導光板等整合而成的模組)、驅動IC等,目前台灣廠商在部分的零組件上,如彩色濾光片、稜鏡片、增亮膜、擴散膜、偏光板、驅動IC、背光模組等,已在產業供應鏈上取得一席之地。但目前TFT-LCD產業上游材料如玻璃基板、ITO靶材及偏光板的PVA膜等,主要仍仰賴日系廠商供應。
二、中游:
中游則為液晶面板、顯示器模組及相關生產製程與檢測設備之供應商,TFT-LCD面板的前段製程包含Array(係指在玻璃基板上利用導電體塗佈、微影照相及曝光顯像等精密技術,製作出所須之電極基板)及Cell(係以前段TFT Array的玻璃為基板,與彩色濾光片的玻璃基板結合,並在兩片玻璃基板間滴上液晶後貼合,再將大片玻璃切割成面板)兩階段,均為半導體相關製程。而設備是提升產能及生產技術的必要投資,再加上產線除了機台數量外,可生產的玻璃基板尺寸大小,亦會直接影響到產品成本以及生產效率,因此隨著下游產品的需求成長,業者亦需不斷地更新研發技術以及擴張產線,以滿足下游產品之需求,提升市場競爭力。
三、下游:
將液晶面板根據其尺寸分為大尺寸液晶面板(含10.4吋以上)與中小尺寸面板(10.4吋以下),而其主要應用產品大尺寸面板主要包含:筆記型電腦、液晶監視器與液晶電視等。中小尺寸面板應用產品則為平板電腦、智慧型手機與車載工控面板等。
(一)大尺寸顯示器:
2022年上半年電視在2021年庫存過高與中國大陸疫情再起影響下,整體電視出現需求減緩之態勢,繼台灣和南韓面板廠減產後,6 月中國大陸面板廠也開始減產,預估整個產業約減產 20%,凸顯疫情紅利消失,地緣衝突與通膨又抑制終端電視需求。大尺寸面板價格已來到相對低檔,部分產品如55吋電視面板價格甚至來到現金成本區間。2022年下半年在庫存飆增與全球通膨衝擊消費力影響下,不僅液晶電視龍頭Samsung在6月傳出停止電視面板採購,並要求多家供應商把零組件及零件出貨時程延後數周,或削減出貨量,電視庫存水位已高達16周,北美與歐洲的通路庫存水位也來到高點。LG也是同樣處於砍單的狀態,南韓兩大電視品牌廠2022年持續下修LCD面板採購。訂單終端需求疲軟,目前大部分LCD電視面板的價格已經跌至歷史新低,2022年三季度雖為面板備貨的傳統旺季,但終端市場需求未現好轉,面板備貨需求恐難以期待強勁恢復。
除電視市場需求不振外,因在家工作與線上教學出現之筆記型電腦與Chromebook需求亦在2022年降溫,整體PC市場2022年預估近10%之衰退,亦讓資訊電子面板,包括液晶顯示器和筆電面板,各尺寸全面下跌。
全球面板廠相繼傳出減產訊息,尤其是中國面板廠展開較大幅度的減產動作,雖然對於2022年下半年面板供需有所幫助,但面板廠在第3季傳統旺季即將到來減產,隱含2022年下半年整體市場需求出現隱憂。
(二)中小尺寸顯示器:
智慧型手機面板部分,2022年上半年受中國大陸疫情影響加上全球通膨壓力,2022年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亦將可能出現衰退態勢,間接影響智慧型手機面板出貨。在汽車面板方面,各品牌廠為搶攻高端市場,新車款均擴大導入顯示器應用,智慧座艙成為廠商差異化亮點,也推升螢幕搭載率,助推車用面板需求逆勢成長。群創瞄準智慧車用駕駛艙,於2022年美國消費性電子展(CES)秀出整合式座艙顯示系統,2023年將挑戰全球高階大型一體化車用面板龍頭。友達搶攻車載中控台與儀表板市場,攜手錼創科技發展次世代顯示技術Micro LED,已陸續完成12.1吋駕駛儀表板與9.4吋柔性雙曲面中控儀表板開發,引領智慧座艙的進化。今年更將卷軸式、彈性可拉伸式、以及透明等多元形態的Micro LED全面導入智慧車艙,因應未來車的自駕情境。
Samsung Display在南韓最後一座8.5代液晶面板生產工廠投片生產後於5月27日關閉。Samsung全面退出液晶LCD的計畫已延後了兩年,如今在液晶面板價格跌破成本的情況下徹底退出。Samsung將轉向OLED,除了中小尺寸OLED有領先優勢外,Samsung在2021年年底已量產8.5代線的QD OLED,2024年還會量產用於IT產品的QD OLED。目前,Samsung仍是全球最大的中小尺寸OLED面板供應商,計畫將OLED應用擴大到新的領域。
考慮到Samsung最後一條8.5代液晶面板生產線退出,今年全球顯示面板的出貨占比韓國企業從12%下降到10%,中國大陸企業占比從63%提升到67%。
台面板廠近年已不再追求產能擴充,轉而聚焦高值化產品轉型,友達持續布局中高階、客製化產品,拉升商用比重。群創在車載面板、液晶超表面平板衛星天線產品皆有斬獲。群創亦以公眾顯示器(PID)成功擴大場域市場應用,並以窄邊框拼接屏,站穩電視牆市場前三強。隨著 AI、5G 與物聯網的新浪潮帶動下,智慧座艙的發展、電動車需求的興起,帶動車用面板出貨量持續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