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平面顯示器產業之發展主流顯示技術為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TFT-LCD)。液晶顯示器產業鏈之上游包括化學品材料、背光源、光罩、ITO導電基板、塑膠框、稜鏡片、擴散膜、增亮膜、導光板、背光模組、及驅動IC等零組件之供應商;中游則為液晶面板、顯示器模組組裝及相關生產製程與檢測設備之供應商;下游為平面顯示器各類應用產品如筆記型電腦、液晶監視器與液晶電視、智慧型手機等供應商。
一、上游:
包括化學品材料(如光阻劑、ITO靶材、玻璃基板、配向膜等)、背光源(如發光二極體及冷陰極管)、光罩、ITO導電基板、塑膠框、稜鏡片、擴散膜、增亮膜、導光板、背光模組(指將背光源及稜鏡片及增亮膜、擴散膜、導光板等整合而成的模組)、驅動IC等,目前台灣廠商在部分的零組件上,如彩色濾光片、稜鏡片、增亮膜、擴散膜、偏光板、驅動IC、背光模組等,已在產業供應鏈上取得一席之地。但目前TFT-LCD產業上游材料如玻璃基板、ITO靶材及偏光板的PVA膜等,主要仍仰賴日系廠商供應。
二、中游:
中游則為液晶面板、顯示器模組及相關生產製程與檢測設備之供應商,TFT-LCD面板的前段製程包含Array(係指在玻璃基板上利用導電體塗佈、微影照相及曝光顯像等精密技術,製作出所須之電極基板)及Cell(係以前段TFT Array的玻璃為基板,與彩色濾光片的玻璃基板結合,並在兩片玻璃基板間滴上液晶後貼合,再將大片玻璃切割成面板)兩階段,均為半導體相關製程。而設備是提升產能及生產技術的必要投資,再加上產線除了機台數量外,可生產的玻璃基板尺寸大小,亦會直接影響到產品成本以及生產效率,因此隨著下游產品的需求成長,業者亦需不斷地更新研發技術以及擴張產線,以滿足下游產品之需求,提升市場競爭力。
三、下游:
將液晶面板根據其尺寸分為大尺寸液晶面板(含10.4吋以上)與中小尺寸面板(10.4吋以下),而其主要應用產品大尺寸面板主要包含:筆記型電腦、液晶監視器與液晶電視等。中小尺寸面板應用產品則為平板電腦、智慧型手機與車載工控面板等。
(一)大尺寸顯示器:
2022年國際電視品牌上半年因銷售不如預期,導致終端庫存堆高,為降低庫存,下半年面板採購量衰減,即便在傳統旺季第四季,中國電視銷售量受防疫政策影響明顯,即便品牌為衝刺年度出貨,積極降價促銷,仍無法避免中國雙11促銷衰退近1成,反觀北美地區,品牌電視庫存水位已達臨界點,2022年下半年銷售在黑色星期五達高峰,各品牌分別推出戰鬥機種應戰。2022年全年液晶電視出貨創近10年出貨量新低。展望2023年,全球經濟成長率放緩,包括美國、歐元區和中國等3大經濟體預期會持續停滯,儘管近期歐美通膨壓力趨緩,但全球主要消費市場仍壟罩在高通膨壓力下,預期2023年電視出貨成長不易。
2023年電視面板供應仍呈現寬鬆,面板價格出現大漲的可能性不高,相關情勢能有效降低品牌成本壓力,有助大型促銷活動更靈活的操作。然在面板市場買氣低迷之際,歐盟委員會將在明年3月執行更嚴苛的新能源標籤法案,目前市售的8K電視都不符標準,導致舊機種明年3月起將無法在歐洲市場販售,Samsung已計畫明年在歐洲推出新機種應對。8K電視是當下相對高階、利潤相對好的產品,且多朝大尺寸發展,是面板廠重要的出海口,加上歐盟是全球8K電視最重要的市場,歐盟委員會此舉將使得面板市況雪上加霜。業界評估,電視品牌廠仍需一至二年更改設計才能讓8K電視功耗符合歐盟標準。
面板市況低迷超過一年,友達、群創均朝利基型產品發展,藉此避開一般產品報價不振衝擊,8K高階大尺寸面板就是主軸之一,友達先前更公開表態,在超大尺寸、8K、無邊框的產品和技術,目前具市場獨家地位。然而,歐盟最新規範將打亂面板廠朝超大尺寸8K面板布局的腳步。業界評估,歐盟新規範主要影響Samsung、LG、Sony等電視品牌在歐洲銷售,但這些主要電視品牌LCD面板都採外購策略,仰賴友達、群創等面板廠供貨。歐盟新規範上路後,將打亂電視品牌廠銷售節奏,可能影響友達、群創等面板供應商的採購量。然面板雙虎友達、群創2023年若拉升非顯示器及利基型產品出貨比重,有助擺脫電視面板衰退衝擊。
IT面板部分,電腦螢幕、筆電品牌下半年需求疲弱,在年中開始削減一半以上採購量。2022年包括平板電腦、筆電、監控顯示器等IT產品將持續引領大尺寸顯示器出貨量下降趨勢。然Samsung Display退出LCD面板生產,轉以OLED面板搶進筆電面板市場,若Apple在2024年推出OLED面板筆電,將大幅推升OLED面板在IT產品的滲透率。
(二)中小尺寸顯示器:
智慧型手機面板部分,2022年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亦將可能出現衰退態勢,間接影響智慧型手機面板出貨。OLED面板在手機應用上逐漸增加,預估 2023 年將過半。起因為Samsung Display獨家供應的剛性OLED在2021年缺貨時,導致品牌苦無分散風險的材料來源,便著手開始與中國幾個主要的OLED面板廠共同開發低成本的「Ramless (DDI)flexible OLED 面板」,將柔性OLED面板價格大幅壓低,甚至貼近到剛性OLED面板價格。大幅度提升中國大陸手機品牌對於柔性OLED面板的導入意願,加上國產化策略,增加中國大陸國產面板的市占率,同時擺脫Samsung獨供的潛在風險,中國手機品牌後續將規劃一系列中階手機機種搭配柔性OLED面板的開發計畫。在汽車面板方面,各品牌廠為搶攻高端市場,新車款均擴大導入顯示器應用,智慧座艙成為廠商差異化亮點,也推升螢幕搭載率,助推車用面板需求逆勢成長。進入電動車的戰國時代後,車與車之間的差異化將是搶攻市場的關鍵之一。從駕駛者角度切入分析,智慧座艙系統挾帶著視覺及駕駛體驗升級的優勢,能輕易幫助車廠做出差異化,預估將是未來幾年內發展的焦點。
另外受惠於中系及美系車廠同步推動,2022年可謂 Mini LED背光顯示器在車用顯示器應用的元年。2023年歐美系車廠已逐漸將Mini LED背光顯示器應用擴散至旗下更多車款。2024年會是車用Mini LED背光顯示器出貨量大幅增加的時間點,由於Mini LED背光顯示器已漸趨成熟,較晚布局的車廠將在2024年開始採用Mini LED背光顯示器。Mini LED背光顯示器在整體亮度、對比、功耗、曲面顯示上皆優於傳統側入式背光顯示器,以及相較OLED有更高的信賴性下,Mini LED背光顯示器的售價又介於傳統側入式背光顯示器以及OLED之間,Mini LED背光顯示器將具高度的性價比優勢,能大幅提升車廠採用Mini LED背光顯示器的意願。
台面板廠近年已不再追求產能擴充,轉而聚焦高值化產品轉型,友達持續布局中高階、客製化產品,拉升商用比重。群創在車載面板、液晶超表面平板衛星天線產品皆有斬獲進,一步聚焦醫療、車用等高含金量的項目,發展策略多元布局。隨著 AI、5G 與物聯網的新浪潮帶動下,智慧座艙的發展、電動車需求的興起,帶動車用面板、家用產品、工控產品、醫療產品出貨量持續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