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智機產業化推動計畫
「協助產業導入SMB,促成設備聯網,達到生產管理可視化,提升設備稼動率與產業競爭力。協助業者實現設備聯網以加速企業邁向智慧製造,讓既有業者的設備可立即實現聯網功能,以進行機器連線及收集生產資料,讓生產管理變成可視化。透過設備智慧化功能,將同時提升產品的精度、品質、效率以及可靠度,增加業者的競爭力。
2.智能電動車輛產業輔導推廣計畫
(1)世界各國為因應全球環境變遷,加速推動環保節能減碳、降低石油依賴、開發綠能產業,為能進一步降低車輛對環境的衝擊,朝超低(或零)污染的目標前進,各國油耗標準趨於嚴苛,然綜觀現有內燃機引擎技術,恐難因應未來5-10年法規要求,車廠雙管齊下,除持續精進引擎技術外,更推動汽車電動化,發展油電混合車、電動汽車與燃料電池車等低(零)油耗車輛。
(2)全球各車廠為開發電動車,莫不投入龐大資金與人力,並積極尋求車用動力電池及馬達等關鍵技術的突破、廣設充電站、建立營運模式、電動車推廣與宣傳以利於縮短達成量產與上市時間。各國政府亦擬定推動政策以投入國家資源,協助產業發展與完備環境設施,加速電動車普及。
(3)臺灣具備科技島優勢,加上基本條件適合發展電動車輛,於99年推動「智慧電動車發展策略與行動方案」已初具成果,包含帶動國內產業升級進而成為國際電動車廠供應鏈(如:TESLA、TOYOTA),因此我國在推動電動車上已有發展基礎,未來更將擴大至電動巴士及鼓勵開發各型式電動汽車(如:增程式與插電式混合動力車)。
(4)本計畫透過智慧電動車推動辦公室進行跨政府部會溝通協調與產、官、學、研資源整合,以達政策有效推展;推動智慧電動車整車及關鍵組件性能提升,協助廠商提升產品性能、製程及資訊應用功能;並藉由智慧電動車運行數據,評估智慧電動車先導運行效益管理等;進行國內外活動推廣與宣傳,協助業者切進國際供應鏈,創造產業商機;研析國際驗證及測試規範,完善智慧電動車產業價值鏈。
3.推動工業合作計畫
工業合作計畫係藉由政府重大購案時機積極與國外得標商談判,簽署工業合作協議書,獲得之工業合作額度透過技術移轉、國際認證、國內採購、共同研發、人員訓練、國內投資、國際行銷及貿易推廣協助等合作方式,協助產業發展,加速產業結構優化,支持國防建設,落實國防能量自主。
依照產業結構優化與國防能量自主之具體目標,以國防資源協助產業發展與民間能量支持國防建設之方向,及配合5+2產業創新及落實前瞻軌道建設本土化等產業政策,加速協助產業技術升級與營運轉型,並持續協助國防部推動與規劃國防軍品維修體系,達到工業合作資源有效運用目標。
4.智慧機械產業接軌國際推動計畫
因應近期我國產業受美中貿易戰影響,機械設備產業出口呈現衰退之情況,將透過協助智慧機械業者切入國際供應鏈,以及輔導智慧機械產業接軌國際通訊標準或介接國際平台,以提升我國業者國際競爭力,讓台灣成為亞洲高階製造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