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製造部門減碳有價化推動計畫
透過抵換專案技術支援及夥伴關係開發等方式,逐步建構製造部門減碳有價化合作平台,發掘及媒合製造部門碳權供應管道,以強化減碳誘因機制,進而活絡國內碳交易市場。
2.製造部門低碳生產推動計畫
藉由產業低碳技術應用評析及國外企業推動低碳製程創新技術、因應巴黎協定之低碳策略與案例解析 ,協助我國企業規劃減碳路徑、研提缺口對策,並提供溫室氣體盤查輔導等,以因應法規或供應商之碳管理要求,符合溫室氣體管制目標,並接軌國際。
追蹤產業減碳績效落實程度,協助排除障礙落實改善,並加強產業減碳溝通,以凝聚減碳共識,達成工業部門減碳目標。
3.製造部門溫室氣體排放管制行動計畫
本計畫依據溫管法擬定「製造部門溫室氣體排放管制行動方案」,據以推動製造部門溫室氣體減量工作,由政策規劃、推動產業溫室氣體抵換專案、研議效能標準及核配制度、及產業低碳科技應用補助等面向,協助產業爭取權益並落實減碳。
4.產業用水效能提升計畫
工業區發展迄今,工業局所轄61處工業區中,55處已超過15年,顯示國內老舊工業區將面臨設施老舊、生活機能不足及產業待轉型等問題,為加速產業聚落建構及轉型作業,實有針對工業區內廠商進行產業升級轉型輔導計畫之必要。產業界對於水的需求,勢必隨著工業的持續發展而大增,如何有效節省水資源、達到工業用水的回收與再利用,便成為企業降低對水資源之依賴,及追求永續發展的重要指標之一。有鑒於工業局管轄工業區之平均用水回收率仍有偏低情形,未來如要大幅提升用水效率,以達到我國回收率總體目標,積極營造產業節水環境、協助廠商提升用水回收率乃為必要之措施。
此外,國際間正逐步邁向永續發展的理念目標及建立循環型社會體系之趨勢,而世界各國為推展此理念,均先行選擇適當區域以推動水資源循環再利用,透過用水平衡及循環再利用觀點,連結園區內各產業之運作以強化用水效率。
本計畫藉由產業節水環境之營造、多元水源應用評估、用水盤查與節水計畫研擬及水資源整合等作業,期協助提升產業用水回收率,以順利達成預期效益目標。
5.循環技術暨材料創新研發整合推動計畫
在循環經濟的理念下,因應產業對於跨材料領域/製程/設備之需求,推動循環技術暨材料創新研發與專區平台整合、創新講座與國際交流、產業化輔導與產業鏈結整合,縮短研發應用時程,創新高值化自主技術、人才培育與產品研發,落實推動循環產業化。
6.循環材料驗證與媒合平台計畫
建置循環材料驗證與媒合平台,以進行循環物料由產源至應用驗證,包括再利用產品規格驗證、環境影響與安全性評估,並搭配區塊鏈、人工智慧及物聯網等現代化資通訊科技,提高資訊透明度,積極管理物料並與社會進行有效溝通,進而協助大宗循環材料去化,提升國家資源循環。
7.循環經濟推動與創新管理計畫
運作循環經濟推動辦公室,建立跨部會、跨領域之溝通平台與整合機制。建立循環經濟資源資料庫,將循環經濟專家、知識、技術等資訊提供產業分享與媒合,以創造資源最大價值。辦理國內外宣導、推廣、展覽等活動,使產業間相互分享經驗,強化國際交流與資源再生技術行銷,積極促進技術合作、拓展商機。
8. 輔導產業低污染排放技術計畫
分析高空污貢獻之行業及製程別,期將污染防治技術推廣至特定行業,並作為推廣參考。
提供產業空污減量技術輔導與諮詢,導入空污低污染排放多元改善方案,以達兼顧空污減量及減少環境足跡目標。
評估最適化鍋爐操作參數,建立評估案例,協助提升能效,以達空污減量技術精進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