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營造產業鏈
建材營造產業鏈是指從事住宅、商辦、工廠或公共工程等建築物體設計、施工或統包之上下游關聯產業。上游包括建材原料提供、基礎工程、結構工程、機電工程及相關施工工程設計等等;而中游則為營造、建設及工程承攬,建設業者通常先取得土地後再進行設計發包及施工,營造業者則負責承攬廠辦、住宅或公共工程之統包工程;下游則包括裝潢、物業管理等行業。
一、上游:
主要為建材原料如鋼筋、H型鋼、水泥、預拌混凝土、砂石、玻陶等供應商,或專精於負責廠辦或住宅的結構工程、機電工程設計之廠商。 基礎工程包括管材承裝如水泥管、混凝土等以及自來水導水引水的管線工程、下水道污水系統工程、土地重劃工程等重大民生基礎建設工程的製造承包工程業務。結構工程有SRC鋼構建築工程、鋼架/鋼結構/鐵工修護工程、浮動碼頭工程、港灣工程、工業區廠房土木、設備整合統包工程等。
工程設計包括無塵室工程、產業通風工程、恆溫恆濕工程、環境工程、製程設施、視訊顯像系統、電動車電力動力系統、能源管理系統、電源供應設備、自動化設備等工業相關之設計規劃。機電工程包括節能技術服務、機電空調系統設計整合服務、設備統包工程或動力、電力監控系統工程之建置服務、機器設備之安裝、維修、保養、機械設備之設計、製作、施工等。
二、中游:
營造業之範疇包括承攬修/營繕工程、承造建築如整地、基礎結構、建築設備安裝及土木工程之興建、改建、修繕等行業。目前我國營造業主要可分為建築工程業、土木工程業、專門營造業三大類。其中土木工程業涵蓋道路工程、公用事業設施工程、其他土木工程等;而專門營造業則包括整地、基礎及結構工程、庭園景觀工程、機電、管道及其他建築設備安裝、建物完工裝修工程、其他專門營造業等。營造業是國家經濟建設重要的基礎產業,承擔國家土木建築基本建設任務,除了關乎人民生命財產安全與生活環境品質外,還可引導上游相關材料產業的需求,創造就業機會;營造業所提供的服務,不論是公共工程或是其他產業所需之基礎設施,對國家經濟發展及民生需求滿足影響很大。
營造業具備相當的專業性,並且需擁有基本的技術團隊,產業特性除了包括易受政府政策及推動重大公共工程計畫之影響、競標為取得業務之主要方式、業務來源不穩定、無特定業主、生產時間較長、工程分包細、各小包業務差異性大等等;故臺灣專業的營造廠為維持基本營運,大多轉投資商業廠辦、民間房地產工程或物業管理等相關行業。
我國的營造工程公司多為中小企業,目前只有中鼎工程是國際百大工程之一,而中鼎集團目前是台灣最大的國際統包工程公司,所謂統包(EPC)是從設計(Engineering)、採購發包(Procurement)到建造施工(Construction),提供一條龍式的工程服務。又國內營造業規模較小,因此都只能做地方性的交通建設和建築工程,無法承接國際性的大規模工程。營造業需要加強研發和人才的訓練,研發包括工法、材料的研發,唯有不斷研發與精進技術,才能在國際上持續發展。建築工程業主要從事一般民間住宅建案、不動產開發買賣、租賃等業務為主。建設業通常先取得土地,再負責從整個建築物初始的規劃設計,至最後的完工銷售,一項建案的完成,建商需委託相關行業進行專業分工,包括初始的建築規劃設計所需的工程顧問業、建築師事務所,負責施工、建造的營造廠商,室內裝修所需相關的建材、裝潢、材料、機電、衛浴設備等相關廠商。營建業被視為經濟火車頭之一,蓋房子可以增加水泥、鋼筋、玻璃、磁磚建材的使用,完工後又會帶動裝修、家電、家具的市場需求。
營建業一直被稱為火車頭產業,主因其可帶動其他產業的消費,例如生產過程要使用到的砂石、鋼鐵、玻璃、水泥、家具,使用階段會使用的裝潢、房屋仲介、物業管理等。再者房地產可增值獲利進而刺激消費。
台灣房地產一直因投資炒房導致國內房價居於高檔,薪水不漲物價上漲,很多年輕人買不起房,顯示營建業已與臺灣景氣脫鉤,也因產業的資金動能都放在房地產裡,擴廠、增加設備、技術研發等資金都被忽略了,致使臺灣許多產業落後,員工薪資凍漲。雖然政府透過前瞻計畫、都更、老危,讓建築活動跟著土地的生產力提升,期望讓房地產重新發揮火車頭功能,但投機客的炒房反而演變成土地炒作的助燃劑,間接變成房地產無法帶動國內內需動能,如今反而變成內耗的產業。
近兩年受到中美貿易戰與新冠疫情爆發以及2022年初俄烏戰爭的爆發,缺工缺料導致、原物料上漲以及通貨膨脹嚴重,營建材料也跟風上漲,推升房價續漲且創新高價,有鑑於此,政府屢出新招以平抑房價。也因房市漲不停,2022年初政府跟著美國升息一碼,年中美國再升息二碼,央行第二季理監事會議落幕,確定升息半碼(0.125%),利率連兩季走升;央行的升息主要是以抑制通膨為主,連續升息也反應目前台灣經濟還在健康成長階段,主計總處預測2022年的經濟成長率預估仍達3.75%,但國內受到Omicron疫情影響內需市場,故只調升半碼,加上央行沒有祭出第五波信用管制,因此預估2022年下半年房市將呈現「量縮價緩漲」趨勢。
而工程承攬業指的是從事承攬辦理工程規劃設計、施工監造與技術服務諮詢等,這幾年國內外工程規模放大,基礎建設投資熱度增溫,有助於提升我國工程技術服務業者承攬辦理工程規劃設計、施工監造與技術服務諮詢等各項業務量,故工程技術服務業在我國服務業之產業地位隨之提高。
三、下游:
裝潢業係由室內設計師整體規劃設計製圖後,再交由木工、油漆、水電等裝潢相關業者,依據設計圖,進行室內裝潢施工。有信譽的室內裝潢設計公司不僅負責整體規劃室內裝潢風格,並確保裝潢施工品質,於一定期間內負有保固責任。物業管理是近年興起一項營建加值服務行業,提供建築物內勞務與服務,物業管理是與建築物使用有關的管理服務,目的在於使建築物使用者享用安全、健康、舒適、清潔、環保、便利及良好生活機能的生活空間,優良的物業管理除了可延續建築物壽命外,也可藉由營運管理來增加收入,提升不動產與土地的價值。物業服務項目包括警衛保全、清潔勞務,以及設備設施類如電力、空調、升降機、給排水、安全系統等之維護、修理、保養等工作。
政府2021年7月1日「房地合一稅2.0」新版上路,主要是拉長短期交易的「重稅期」,規定2016年後取得房地、預售屋及特定股權交易,持有2年內賣屋課45%稅率,超過2年、未滿5年內賣屋課35%,祭出重稅抑制炒房,修正短期持有的定義,從2年拉長為5年,遏止短買短賣投機行為、房價不當哄抬,落實居住正義。
政府為遏止炒房歪風,打房新制度陸續上路,且行政院會於2022年4月通過《平均地權條例》修正草案,將函請立法院審議,本次修法五大重點包含「限制換約轉售」、「重罰炒作行為」、「建立檢舉獎金制度」、「管制私法人購屋」、「解約申報登錄」,其中重罰炒作行為最高可處五千萬元罰金,政府用重罰宣示打炒房的決心,這一打炒房力道不容小覷。不過《平均地權條例》修正草案已被迫延至2022年9月會期再排審。此次修法在於對炒房者進行史上最大重罰,並全面限制預售屋及新建成屋換約轉售,同時針對私法人購屋採許可制,至少持有五年才能轉手等,由於規定嚴苛,目前已有達到恫嚇效果,若9月會期再次延宕,不僅是投資客多了喘息與逃生機會,即使成交量下修,價格也不容易在短期內出現明顯反應。
新冠疫情又因Omicron變種來勢洶洶,台灣無法倖免於此波浪潮,確診人數不斷攀升,對房市景氣已造成明顯衝擊;疫情突然再起,加上利率走升等利空因素,讓房市轉趨震盪。
美國為了對抗升至40年來新高的通膨,Fed採取22年來最激進的升息速度,Fed在2022年5月初宣布利率區間上調2碼,創下2000年以來最大升幅;且預估2022年6、7月各升息二碼,宣告全球貨幣政策正式走向緊縮,而隨著國內通膨壓力與日俱增,為抑制高通膨,估計我國2022年6月央行理監事會上會再度升息半碼,預估未來房市交易量能將呈現收斂,畢竟連續升息消費者購屋意願,且建商推案速度也將放緩,在買賣雙方保守態勢下,房市的供給量與交易量將雙雙縮水。而為避免負擔過重,自住者預計下修購屋預算,因此低總價小宅市場將提升,又物料與施工費用上漲,因此購屋後的居家裝修、家具將趨於精簡。
又2022年5月買賣移轉棟數合計為2.28萬棟,月增1.8%、年減7.7%,顯示受到疫情及打炒房政策影響,前五月六都買賣移轉棟數雖仍創下九年來同期新高,但年增率已收歛至0.7%,估計2022年6月移轉量將在疫情衝擊下出現雙位數衰退,2022年全年交易量要超越去年,挑戰相當大。
預估2022年下半年房市隨著疫情升溫、全球經濟下行風險升高、央行加快升息,及政府持續的打房政策而牽動房市表現;而國內也因通膨嚴重削弱買方消費力,且隨著股市不振,銀行端緊縮銀根,交易價量愈高不易,除非又有其他利多帶動,不然價格很難一再創新高;而價格是否有機會下跌,則看整體市場狀況與賣方的信心而定。
公共工程建設是刺激經濟的重要手段,對於經濟困境,政府更需要擴大公共工程預算編列,以維持經濟成長,而政府推動「前瞻基礎建設計畫」,擴大全面性基礎建設投資,期望透過政府興建完善各種基礎設施,以強化民間投資動能,進而帶動整體經濟成長潛力,
公共建設是國家發展的引擎,短期具有刺激景氣、增加就業與內需的功能,長期更可蓄積資本存量,促進民間投資及改善國民生活品質。政府為加速公共建設投資,完善國家基礎設施,又為了減緩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的衝擊,政府也將全力協助加速公共建設推動,刺激景氣。
受到疫情衝擊、營造業缺料和缺工情形下,2022年公共建設計畫經費規模仍有5,448億元,為歷年次高。近兩年雖有疫情,但2021年公共建設計畫執行率達到95.87%,創下2年達95%以上的高標準,更是近14年來最高的執行率;且有將近九成案件順利決標,顯示各項公共工程持續順利推動。而過去普遍認為公共工程發包不出去,是因為缺工缺料、原物料價格上漲等,但工程會也已歸納出3個原因,包括預算不符實際、工期不符實際,以及契約條件不合理,工程會也已提出具體改善對策與做法。期望未來公共工程的高執行率可有效帶動國內內需與產業發展,以協助推升國內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