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動元件產業鏈
被動元件產業上游為電阻器、電容器、電感器、濾波器及振盪器的材料供應商,中游為電阻器、電容器、電感器、濾波器及振盪器之製造業者,下游為各類電子產品之供應商。
一、上游:
被動元件產業上游為電阻器、電容器、電感器、濾波器、振盪器之材料供應商。台灣被動元件產業相關廠商主要專注於被動元件之生產,極少投入上游材料開發,目前台灣被動元件產業所需要的材料,如介面瓷粉、陶瓷基板、氧化鋁基板、石英基板、導電接著劑、陰極箔等,七成以上由日系廠商所提供。
二、中游:
中游為電阻器、電容器、電感器、濾波器、振盪器之製造商。被動元件為不可或缺的電子元件,廣泛應用於PC、手機、平板電腦、伺服器、視聽設備、汽車等產品。陶瓷電容受到青睞因有耐高電壓、高熱、運作溫度範圍廣及高頻使用時損失率低等物理特性,且能晶片化使體積縮小、價格低廉及穩定性高等優勢非常適合大量生產。
被動元件是電子產品的基礎元件,廣泛應用於PC、手機、平板電腦等各式各樣電子終端,與消費性電子市場有密切關係。2024年第二季開始,在AI伺服器,AI PC 及AI手機等拉貨下,庫存去化步入尾聲,被動元件廠的稼動率已經度過低潮,陸續重啟稼動。AI風潮持續席捲全球,被動元件產業可望受惠AI帶來的動能,但因被動元件廠商佈局的應用面比重有所不同、受惠程度自有高低不同。AI趨勢帶動MLCC[陳威勳1] (Multi-layer Ceramic Capacitor)應用面開始擴大,從智慧手機開始,延伸到電腦上搭載生成式AI功能的邊緣AI,其終端將推動MLCC用量提升,AI伺服器需求後續也陸續放量。AI PC、AI伺服器等對於MLCC用量都將大幅度提昇,在高速運算的運作環境下,也會進一步推升高容、高壓MLCC需求。隨著需求激增,全球MLCC領導大廠村田MLCC工廠產能利用率一路拉升,以滿足終端需求,2024年年底產能利用率將提升為85%至90%。國巨、華新科等台灣被動元件廠營運也將加速衝刺。國巨、華新科都積極搶食AI帶來的商機。國巨透過技術與產品研發,以及透過併購取得國外高階技術的公司,使得國巨能完善的供應客戶完整的AI解決方案。
除了AI帶來相關被動元件商機外,車用亦扮演長期成長關鍵動能。汽車電子化推升每台車MLCC用量達約5千顆,電動車每台用量更翻倍甚至破萬,相較傳統燃油車用量達5~10倍,未來在ADAS、電動車滲透率持續提升之下,需求量將持續擴大。被動元件龍頭國巨以往車用以影音娛樂系統供應為主,併入基美(Kemet)後陸續新增ADAS(先進駕駛輔助系統)、Powertrain(傳動系統)等,也因利基型佔比提升、持續優化產品結構,有助帶動獲利。華新科新應用及模組化將推動單機元件使用量增加,可望持續為電容/電阻/LTCC低溫共燒陶瓷濾波器帶來成長,亦將主要資源和產能轉移到車規電容、車規晶片電阻、高壓/高頻等高階產品。華新科旗下位於大馬、主攻車用電阻的子公司釜屋電機(Kamaya)亦積極擴產,預期2025年將再擴產15%,助力母公司華新科衝刺車用布局。2024年年底川普更宣布2025年上任後將擴大中國大陸電動車輸美關稅,半導體元件關稅也將增加,預期引發車用電子元件轉單效應
展望2025年車用利基型被動元件市場比重也逐漸提升,未來整體電動車用市場比重提升,而AI也將帶動終端裝置換機潮需求,AI伺服器高速運算的需求湧現,伺服器主板、電源主板將大量消耗耐高溫的高階MLCC、鉭電,固態電容、晶片電阻也受惠於AI伺服器的推波助瀾,被動元件業者,將於2025年迎來新一波成長動能,推升2025年台灣被動元件產業的產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