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顯示器產業鏈
我國平面顯示器產業之發展主流顯示技術為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TFT-LCD)。液晶顯示器產業鏈之上游包括化學品材料、背光源、光罩、ITO導電基板、塑膠框、稜鏡片、擴散膜、增亮膜、導光板、背光模組、及驅動IC等零組件之供應商;中游則為液晶面板、顯示器模組組裝及相關生產製程與檢測設備之供應商;下游為平面顯示器各類應用產品如筆記型電腦、液晶監視器與液晶電視、智慧型手機等供應商。
一、上游:
包括化學品材料(如光阻劑、ITO靶材、玻璃基板、配向膜等)、背光源(如發光二極體及冷陰極管)、光罩、ITO導電基板、塑膠框、稜鏡片、擴散膜、增亮膜、導光板、背光模組(指將背光源及稜鏡片及增亮膜、擴散膜、導光板等整合而成的模組)、驅動IC等,目前台灣廠商在部分的零組件上,如彩色濾光片、稜鏡片、增亮膜、擴散膜、偏光板、驅動IC、背光模組等,已在產業供應鏈上取得一席之地。但目前TFT-LCD產業上游材料如玻璃基板、ITO靶材及偏光板的PVA膜等,主要仍仰賴日系廠商供應。
二、中游:
中游則為液晶面板、顯示器模組及相關生產製程與檢測設備之供應商,TFT-LCD面板的前段製程包含Array(係指在玻璃基板上利用導電體塗佈、微影照相及曝光顯像等精密技術,製作出所須之電極基板)及Cell(係以前段TFT Array的玻璃為基板,與彩色濾光片的玻璃基板結合,並在兩片玻璃基板間滴上液晶後貼合,再將大片玻璃切割成面板)兩階段,均為半導體相關製程。而設備是提升產能及生產技術的必要投資,再加上產線除了機台數量外,可生產的玻璃基板尺寸大小,亦會直接影響到產品成本以及生產效率,因此隨著下游產品的需求成長,業者亦需不斷地更新研發技術以及擴張產線,以滿足下游產品之需求,提升市場競爭力。
三、下游:
將液晶面板根據其尺寸分為大尺寸液晶面板(含10.4吋以上)與中小尺寸面板(10.4吋以下),而其主要應用產品大尺寸面板主要包含:筆記型電腦、液晶監視器與液晶電視等。中小尺寸面板應用產品則為平板電腦、智慧型手機與車載工控面板等。
(一)大尺寸顯示器:
受惠於2024年7月底中國大陸宣布針對一、二級能效八類家電產品提供零售價15%至20%的「以舊換新」補貼,當地電視品牌8月起陸續增加生產符合補助資格的機種,並加大中秋節和十一黃金周的促銷規模。大尺寸電視面板在中國大陸「以舊換新」政策帶動超大尺寸電視熱銷,支撐電視面板2024年第四季報價持穩,推估2024年全球電視出貨量可望微幅成長。全球電視品牌龍頭三星領頭拉升大尺寸電視銷售量,為面板出貨提供龐大出海口。另外由於三星已不自製LCD面板,在大尺寸電視銷售大增激勵下,同步擴大對群創、友達等台灣面板廠採購,成為挹注面板雙虎出貨另一大動能。2025年上半年美國有可能再次加徵中國商品進口關稅,同時於2024年11月起各應用大尺寸顯示面板需求持穩,部分入門規格的需求已開始增加,預期2025年第一季大尺寸面板包含電視、液晶螢幕與筆電需求皆有望成長。
(二)中小尺寸顯示器:
智慧型手機面板部分,雖2024年在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僅微幅增長,但在二手機與整新機需求增加下,帶動手機面板市場成長 。2024年整體AMOLED手機面板需求依然強勁,帶動各大面板廠的稼動率維持高檔,預期此趨勢將延續至2025年。然而中低階手機所使用的LTPS LCD需求逐漸減弱,以此技術為主的供應商將面臨更大挑戰。韓系面板廠目前仍為AMOLED主要供應商,但近年來中國面板廠大力擴張軟性AMOLED面板產能,為市場快速成長的需求提供穩定貨源,與此同時,中國面板廠積極與手機品牌展開密切合作,大幅提升AMOLED面板在智慧型手機市場的滲透率,AMOLED面板已成為智慧型手機市場的主流顯示器規格。
車用面板部分,在智慧車趨勢下,隨著智慧座艙興起,車用面板早已成為面板廠商重要布局,2024年中國大陸面板業者持續透過擴產提升產業地位,加上中國大陸車廠為2024年整車市場成長主力,因此車用供應商洗牌,京東方躍居市場龍頭,天馬緊追在後,友達併購BHTC強化了車載業務,為第三大車載面板供應商。2024年汽車市場需求雖不理想,但各大車廠續推新車搶市,帶動智能座艙技術發展,也推升車載面板需求增長。智慧化趨勢之下,包括OLED、MiniLED、MicroLED等新技術應用增加,且車載面板走向大尺寸、高解析度,帶動車載面板總出貨面積增加。
車用顯示器在中控台及儀表板尺寸擴大趨勢明顯,在抬頭顯示器及後照鏡用面板仍將以中小尺寸為主,9吋以上抬頭顯示器用面板發展,則視Mini/Micro LED技術發展何時趨於成熟;而9吋以上後照鏡用面板發展,則將取決於車廠將駕駛座上方後照鏡用面板標配化時程而定。2024年整體9吋(含)以上車用顯示器出貨量佔整體車用顯示器出貨量約40%。展望未來,隨著整合式智慧座艙滲透率提升,加上中低階車款亦提升面板尺寸與技術,以改善訊息可視性,全球9吋以上車用顯示器佔整體車用顯示器出貨量可望超過一半比重。面對景氣與價格競爭,台灣面板大廠陸續尋求利基市場以減少景氣與標準型產品價格波動帶來之影響。
友達近年積極推動雙軸轉型,以提升顯示技術附加價值、深化垂直市場應用為兩大核心,提供產業更高價值含量的產品和解決方案服務。並聚焦前瞻顯示科技核心本業及Micro LED技術研發,發揮資源綜效優勢及垂直整合能力,以支持智慧移動及垂直場域事業。
群創集團則朝超越面板(More than Panel)價值轉型,攜手子公司CarUX布局智慧車用多年, 擁有Tier 1車廠一級供應鏈的前瞻研發技術與量產能力,以高度整合、高可靠性、高穩定性等多項創新解決方案,成為居全球汽車品牌大廠供應鏈,並持續拓展醫療、車用、先進半導體封裝等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