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及週邊設備產業鏈
電腦及週邊設備產業鏈上游為零組件供應商,下游則主要由電腦終端應用產品及其他電腦週邊設備供應商組成。
電腦及週邊設備產業上游產品項目複雜,主要零組件包括中央處理器、晶片組、面板、顯示器模組、記憶體、主機板、機殼、電源供應器、電池、散熱片、散熱模組、網路卡、顯示卡、輸出入模組、磁碟陣列儲存系統、鏡頭、光碟片、連接線、隨身碟、記憶卡讀卡機、多功能視訊卡等。
電腦及週邊設備產業上游產業的出貨表現與個人電腦市場需求高度相關,主要產品包括桌上型電腦、筆記型電腦、平板電腦,以及伺服器等。由於。
相較於2019年,2020年全球主要資訊硬體產業產值估計微幅成長1.65%。觀察全球主要資訊硬體產值成長與衰退因素,COVID-19於全球擴散後,雖然桌上型電腦的出貨年成長率出現雙位數下滑,但為了配合非接觸應用情境發展,雲端科技需求對應而生;而差旅支出轉而投入IT基礎架構,也讓伺服器與筆記型電腦出貨量因此受惠。在正、負像驅動因素交互影響下,最終年出貨量小幅成長。
一、上游:
主機板為桌上型電腦關鍵零組件之一,出貨型態主要有兩種,一為銷售予電腦系統品牌組裝廠,直接內建於桌上型電腦;另一為銷往通路市場單獨零售的主機板產品,一般稱為組裝市場。主機板產業已相當成熟,產業生命週期步入衰退期。2020年全球主機板出貨量約93,414萬片,年成長率約-7.5%。探究原因,雖然第一季部分元件供應不及的狀況,在第二季獲得舒緩,且宅經濟也有助提升PC遊戲需求,進而帶動顯示卡需求,讓主機板連帶受惠。但由於PC遊戲玩家仍屬利基族群;加上Intel製程轉換不順,2018年下半年爆發的14nm處理器缺貨事件,遲至2020年才有較明顯的改善。雖然2019年下半年Intel已有筆電10nm處理器出貨,但桌機款依然採用14nm製程,2020年推出的第十代桌機用處理器亦為14nm製程,未來14nm產線負擔未見減輕,預期仍有機會出現供貨不足之情況,這對於主機板的出貨將產生負向影響。
展望2021年,即便疫苗開發達到初步里程碑,但在疫苗接種成效及COVID-19病毒變異皆有疑慮之下,估計全球主機板出貨量表現進一步下滑至約89,002萬片,但衰退幅度可望縮小至約4.7%。
顯示卡方面,目前多被桌上型電腦、筆記型電腦產品,以及工作站等所採用,近年雖受到整體PC市場規模萎縮的影響,顯示卡市場受衝擊。但,2020年因COVID-19爆發而激發出一波宅經濟,上半年遊戲廠商趁勢推出多款遊戲大作,而下半年顯示器大廠亦陸續祭出新品刺激市場需求,如: AMD預計針對高階電競玩家推出Big Navi系列顯示卡;NVIDIA新品則推出Ampere架構RTX 3000系列顯示卡。對整體顯示卡市場表現產生有所幫助。
但是,遊戲遊戲PC畢竟仍屬利基市場,對2020年全球顯示卡出貨量表現助益有限。整體而言,估計2020年全球顯示卡出貨量約9,030萬片,年成長率4.0%。展望2021年,雖然work-from-home新工作模式所帶動的商用筆記型電腦及教育筆電需求,可望延續至2021年上半年,但下半年市場需求慢慢滿足後,顯示卡出貨表現預期將隨之趨緩。整體而言,估計2021年全球顯示卡出貨量將持平或小幅衰退。
隨身碟市場方面,由於用戶對於雲端儲存方式的接受度越來越高,加上許多資訊服務業者提供低價方案,甚至免費提供特定容量的雲端儲存空間,排擠隨身碟產品需求。觀察近年市場狀況,原寄望搭載Type-c傳輸規格的隨身碟將出貨,挾帶傳輸速率較快、連接器體積較小等優勢,可望有效刺激市場需求;但後來市場反映卻不如預期。展望未來,基於在雲端儲存模式普及化態勢不變,而隨身碟市場正向驅動力不再的狀況下,整體出貨量恐將持續萎縮。
二、下游:
電腦及週邊設備產業的下游,主要為電腦或其週邊設備等終端應用產品,包括筆記型電腦、桌上型電腦、工業電腦、伺服器、安全監控系統、印表機、傳真機、掃描器、多功能事務機、投影機等。2020年全球桌上型電腦出貨量約8,447萬台,年成長率-9.9%。探究原因,即便新冠疫情擴散後,各國採取work-home-home對策、學生在家線上學習,甚至是在家娛樂,帶動電腦採購需求。但此波宅經濟需求,大多消費者選購攜帶及使用便利性較高的筆記型電腦市場,桌機市場需求反而不增反減。再者,桌機本多以商用市場為主,而疫情期間企業關閉辦公室且改採買筆記型電腦,對於整體出貨表現而言自然是雪上加霜。
傳統第四季雖有年底購物旺季效應,然而今年在筆記型電腦搶購熱潮下,預期即使桌機有新品助陣,仍難挽救需求下滑的情勢。另外,疫情促使全球經濟不景氣、消費者購物需求意願降低,以及消費者於第二、第三季時,受遠距辦公、學習等因素已提前購買或升級家中電腦設備,總總因素也都不利於桌機在2020年底購物季的出貨表現。
展望未來,倘若COVID-19在疫苗施打後受到控制,隨著企業組織逐漸恢復「到公司上班」的辦公模式,桌上型電腦的出貨狀況可望恢復常態。估計2021年全球桌上型電腦出貨量約8,379萬台,年成長率約-0.8%。
筆記型電腦方面,2020年全球出貨量達17,048萬台,相較2019年成長6.0%。筆電是COVID-19爆發下直接受益的產品,盛況堪稱是近十幾年來首見。在封城令、社交距離等抗疫措施下,遠距辦公、遠距教學之需求瞬間暴增,商用筆記型電腦、教育用筆記型電腦需求也因此大爆發。在大人小孩都在家工作、上課的生活模式下,家人間共用一台電腦的傳統模式明顯無法滿足需求。
今年筆記型電腦自第二季開始出現爆量,至今出貨動能仍未有趨緩跡象,筆記型電腦需求可望延續至2021年第二季,之後才回覆常態。但即便熱潮預期可延續至明年,但由於2020年爆炸式的出貨表現墊高基期,因此預計2021年全球筆記型電腦出貨量約16,321萬台,年成長率小幅下滑約-4.3%。
伺服器產品方面,今年興起的在家工作、在家上課模式,帶動雲端科技需求提升;加上,5G應用萌芽,資料傳輸加大促使企業用戶與資料中心升級,亦成為伺服器市場需求的重要驅動力。整體而言,估計2020年全球伺服器出貨量達1,245萬台,年增率約為2.9%。
展望2021年,COVID-19疫情持續促進雲端應用多元發展,資料中心也持續擴建。在各國相繼施行社交距離、居家隔離政策後,間接推升雲端串流遊戲、雲端遠距上班、雲端影音串流之應用需求。在COVID-19疫情的推波助瀾下,加速雲端垂直應用發展。眼見態勢明確,資料中心大廠持續擴建基礎設施,例如Amazon預估2020年資本支出將成長10~15%,阿里巴巴也宣布2023年前將在伺服器投資2,000億人民幣。在大廠的引領下,強化伺服器市場動能。預期2021年全球伺服器出貨量約1,285萬台,年增率約3.3%。
工業電腦係指主要應用於工業場域之電腦系統與裝置。相較於個人電腦,工業電腦雖同樣採用處理器、記憶體等基礎架構建構出數位運算設備,但工業電腦使用者更加重視的是穩定、可靠及不易當機。隨著生活資訊化程度提升,雲端運算環境越趨成熟,越來越多服務透過數位方式進行身份認證或服務提升,工業電腦應用範疇亦越來越廣。
舉凡,個人居家生活、購物付款、交通往返、購票或查詢環境資訊,均是工業電腦的應用範疇。其他應用場域還包括博奕遊戲、醫療應用、數位電子看板、車載電腦、平板/嵌入式電腦含端點銷售服務系統等。工業電腦歷經2017與2018年的產業購併潮,多起併購效益逐漸在2018年浮現,另外因部分美國客戶為規避美中貿易摩擦所造成的關稅成本,多提前於2018年下半年拉貨,2018年工業電腦產業市場年成長率基於上述有利因素,有接近兩成的好表現,並持續穩健成長。
不料,2020年全球工業電腦需求在COVID-19的襲擊下受創,即便醫療、遠端視訊設備與工業自動化等業務因疫情的關係出現商機。但是諸多垂直應用領域的工業電腦需求明顯下滑,尤其是工控與零售業最為嚴重。今年工業電腦市場從年初起,挑戰變接踵而來。第一季時出現組裝產能無法有效調配的狀況,另外上游關鍵物料也陷入短缺窘境,連帶影響下游組裝作業。第二季起中國大陸市場受疫情影響的狀況才稍稍趨緩,卻換歐美市場淪陷;到目前為主市場需求未見復原曙光;估計2020年全球工業電腦市場年成長率約-12%。
展望2021年,在IoT與5G應用發展相對成熟之後,需多商業化應用可望對應而生,除了網通設備與零組件之外,透過5G聯網所產生的垂直應用領域,也將更加成熟,可為工業電腦廠商帶來硬體產品與零組件的銷售機會,如:邊緣計算裝置與雲端資料中心的零組件等。整體而言,估計2021年工業電腦市場年成長率小幅上升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