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體產業面
個體公司面
領域應用
中介工具
底層技術
本國上市公司(2家) 凌群 三商壽
本國興櫃公司(2家) 捷智商訊 德鴻
知名外國企業(3家) Lemonade WeFox 眾安
共7家
本國上市公司(1家) 凌群
本國上櫃公司(3家) 智冠 普鴻 綠界科技
外國上櫃公司(1家) 91APP*-KY
本國興櫃公司(2家) 騰雲 歐付寶
創櫃公司(1家) 環球睿視
知名外國企業(4家) 螞蟻科技 Paypal Stripe WISE
共12家
本國上市公司(1家) 凌群
本國上櫃公司(1家) 緯軟
本國興櫃公司(2家) 捷智商訊 德鴻
知名外國企業(3家) Fidor Bank Monzo Starling
共7家
本國上市公司(2家) 凌群 資通
本國上櫃公司(1家) 偉康科技
本國興櫃公司(2家) 捷智商訊 德鴻
知名外國企業(3家) BAE System Cube Nice Actimize
共8家
本國上市公司(1家) 凌群
本國上櫃公司(1家) 三竹
創櫃公司(1家) 高曼
知名外國企業(3家) 億創理財 Robinhood TD Ameritrade
共6家
本國上市公司(1家) 凌群
知名外國企業(3家) 幣安 Coinbase Ventures FTX
共4家
本國上市公司(3家) 凌群 敦陽科 邁達特
本國上櫃公司(1家) 偉康科技
外國上櫃公司(1家) 91APP*-KY
本國興櫃公司(2家) 騰雲 德鴻
知名外國企業(3家) 甲骨文 SAS Teradata
共10家
本國上市公司(3家) 凌群 敦陽科 邁達特
本國上櫃公司(1家) 偉康科技
外國上櫃公司(1家) 91APP*-KY
本國興櫃公司(2家) 捷智商訊 騰雲
創櫃公司(1家) 市民永續
知名外國企業(3家) Fiserv Nasdaq Teradata
共11家
本國上市公司(3家) 凌群 敦陽科 邁達特
本國上櫃公司(1家) 偉康科技
本國興櫃公司(1家) 捷智商訊
知名外國企業(3家) ComplyAdvantage Napier TruNarrative
共8家

金融科技產業價值鏈

依據金管會於2016年5月公佈之金融科技發展策略白皮書,金融科技(Financial technology,簡稱FinTech)是指運用數位平台,提供方便、低成本、高效率的商品與服務,以增加客戶體驗,創造新型態的商業模式,使企業透過金融科技讓金融服務更有效率,因此金融科技可以分為2個面向,一是創新商品與服務,另一是運用資訊科技的數位平台,換言之,金融科技包含應用面的金融服務創新,及技術面的創新科技應用。

金融科技產業價值鏈,可區分為三個層次,分別是「底層技術」、「中介工具」及「領域應用」。其中「底層技術」在提供支持金融科技應用的各類基礎運算技術,包括人工智慧、大數據、雲端運算及區塊鏈等;「中介工具」則是提供支持各類金融科技應用的工具或服務,包括數據分析、資訊安全、資料聚合以及數位身分/KYC;至於「領域應用」則是涵蓋傳統或新興的金融應用服務,包括支付、保險、數位銀行、理財投資、加密資產或監理法遵等領域。

一、底層技術:

金融科技產業的底層技術供應商,主要為提供支持金融科技應用的各類基礎運算技術,包括人工智慧、大數據、雲端運算及區塊鏈等。目前業者結構以傳統資訊服務大廠(IBM、HP)、軟體大廠(SAS、甲骨文)及雲端領導業者(微軟、Google)等分庭抗禮。

二、中介工具:

金融科技產業的中介工具供應商,主要作為提供支持各類金融科技應用的工具或服務,包括數據分析、資訊安全、資料聚合以及數位身分/KYC等。

數據分析業者主要是提供數據處理、分析工具軟體的業者,例如SAS、Teradata都是代表;資料聚合則是提供基於數據的整合、處理、分析服務的業者,例如Fiserv、那斯達克;資訊安全自是各類提供資訊安全防護工具或服務的業者,由於金融領域本是資安重點領域,因此這部分業者競爭者眾;最後是提供數位化的個人身分憑證發行服務的數位身分或KYC業者,大型資訊服務業者、電信服務商參與者眾。

三、領域應用:

領域應用顧名思義是則是提供包括支付、保險、數位銀行、理財投資、加密資產或監理法遵等各類金融領域的服務業者,其中有傳統金融業者,亦有不少挾資訊科技優勢的新進業者,是金融科技領域中涵蓋面最廣,參與者最多的部分,支付業者從知名的第三方支付公司PayPal到近期的Stripe及WISE,保險科技有2021年方於那斯達克掛牌的Lemonade或近期歐洲走紅的Wefox;數位銀行更有包括社群起家的Fidor Bank,或被稱之為挑戰者銀行的Starling或Monzo等;理財投資的代表便是知名散戶交易集散的Robinhood;加密資產則以加密貨幣交易所最為成熟,例如Coinbase已經順利在美掛牌;最後伴隨著跨國金融互動頻繁,新興金融科技應用推陳出新,監理法遵服務業者則是近期全球高度關注的領域,目前主要仍以反洗錢AML為大宗,代表業者有Cube或BAE Systems等。

根據 Market Data Forecast的Global Fintech Market Research Report報告顯示,預估2022年至2027年,全球金融科技年複合成長率將高達25%,並預計至2026年市場規模可以達到3,240億美元。

根據全球投資調研機構CB Insights報告,金融科技新創圈在2021年募集1,315億美元,隨著2022年全球經濟情勢丕變,金融科技投資回落明顯,統計至2022年Q3全球金融科技獲投資金額降至129億美元,年減64%,累計2022年前三季全球金融科技總獲投資金額為635億美元,僅為2021年的不到一半水準,2022年全年應該難破800億美元規模。

臺灣金融科技發展方面,根據金管會2022年底公布數據顯示,2021年臺灣金融業投入金融科技發展總金額為新台幣158.59億元,2022年由於純網銀相關投資驅動,金額增長至312.15億元,年成長超過9成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