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體產業面
個體公司面

 
 
 
本國上市公司(6家) 台中銀 臺企銀 聯邦銀 統一證 元富證券
 群益證
本國上櫃公司(6家) 致和證 宏遠證 康和證 大展證 美好證
 福邦證
本國興櫃公司(1家) 德信
共13家
本國上市公司(1家) 群益期
本國上櫃公司(1家) 元大期貨
共2家
本國上市公司(3家) 嘉泥 台中銀 臺企銀
外國上市公司(1家) 中租-KY
本國興櫃公司(1家) 怡和國際
共5家

金融業可以概分為金控業、銀行業、保險業、證券業、期貨業、租賃業。

金控業旗下子公司包括銀行、壽險、證券、投信、投顧等事業體。金控各子公司間在業務上既獨立亦相互合作,如銀行除傳統存放款業務外,亦可藉其實體銷售通路,銷售來自壽險、證券、投信之商品,並由證券、投顧提供相關銷售資訊,而各事業體亦可在獲得客戶同意下相互轉薦,擴大服務的多元性。

銀行業主要從事存款及放款業務,因國內放款利率價格競爭激烈,加上長期低利率環境,國內銀行存放利差幅度始終有限,因此國內銀行業近年來積極發展財富管理業務,其銷售商品主要為基金與保險,基金業務與股市高度相關,保險業務則受到利率水準影響,當利率走升時,通常保單銷售狀況就較佳。

    2023年受到地緣政治風險影響,景氣衰退、物價上漲,高通膨壓力罩頂,美國Fed升息透過打擊需求端,來抑制通膨的失控,自2022年以來已十一次升息,共升息21碼;但2023年12月美國Fed已暫停升息,利率維持不變,且市場預估2024年初將有機會降息,且市場預估將降息三次,不過目前通膨仍在相對高點,仍有可能發生經濟衰退,唯有通膨正式告終,才有機會啟動降息。觀察日本製造業景氣持續衰退,服務業仍維持擴張;而中國工商業活動也有回升跡象,雖然房地產相關指標仍惡化中。由此可知,全球製造業景氣復甦動能仍不足,雖然第四季我國的出口與外銷訂單年增率已轉正,不過美中兩大經濟體經濟前景不確定性仍高,加上中東地區緊張情勢升溫,烏俄戰爭未歇,估計未來的利率還會在高點維持長久一段時間,全球景氣仍充滿不確定性。

    美國的升息讓投資人拋售美國公債,公債票面價格下跌,10年期公債殖利率跳升,投資人擔心低利率時代不再,而債券殖利率愈高,股市的吸引力就愈低,聯準會的緊縮政策推升債券殖利率變高。 而我國央行在2022 年升息 2.5 碼,2023 年至今則升息 0.5 碼,第四季則跟進Fed暫停升息,隨著利率調升房貸的利息增加,央行升息可有效使房市冷卻,但國內民眾將房屋視作抗通膨的投資商品,因此台灣的央行升息並不會使房市有明顯的降溫。

 全球通膨加上美國升息的影響,雖然全球經濟降溫,企業獲利成長趨緩,但2023年國內十四家金控靠銀行及證券子公司獲利,銀行因升息有利息收益增加,加上台灣股市好以及匯率的機會財,有13家銀行稅後賺2,553億元,年成長近12%,且貢獻金控獲利近70%。而14家金控合計稅後淨利達3,652.79億元,較2022年成長28.98%,並創金控史上獲利第三高,而富邦金控全年稅後賺661.4億元,年成長近42%,每股稅後盈餘(EPS)達4.81元,連續第15年蟬聯金控獲利王。而中信金控全年稅後純益560.81億元,較2022年大幅成長近67%,成為獲利金額第二大,EPS達2.82元,排名金控第三;國泰金控因旗下國泰人壽匯兌成本多、且實現較少資本利得,因此全年稅後獲利515億元,排名第三,但亦較2022年成長逾35%,EPS為3.24元,排名金控第二。而9家壽險2023年全年共計獲利623億元,較2022年少賺487億元,整體而言,2023年底淨值下未實現損失多數比2022年底減少,壽險金控可不用再增提特別盈餘公積;而4家產險子公司共虧近16億元,但已比2022少虧逾670億元。

     疫後零接觸的消費模式已然成型,推升行動支付交易金額大增,根據統計有高達九成的受訪者使用過行動及電子支付工具,使用頻率以Line Pay、悠遊卡、Apple Pay、街口支付及台灣Pay居多。疫情促使消費者避免接觸、減少使用現金,根據調查顯示,每兩人就有一人即使是200元左右的小額消費都會選擇數位支付,因此連鎖超商等小額支付場景將成支付必爭之地,可見無實體現金交易已成為廣大上班族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隨著數位金融時代來臨,金融業者發展金融科技以提升競爭力,疫情著實改變了整個經濟環境,尤其使用金融服務的方式,人們更快速地接受科技金融如行動支付、機器人理財、KYC、智能客服、作業流程自動化等技術的發展,因全球的不確定性,讓人們更傾向將資金移轉至認為更安全的帳戶或金融機構,而金融機構也具備足夠能力提供疫情後所需要的精益營運模式與架構。過去傳統銀行的模式將無法單獨存在,金融業者必須加速布建數位化以迎接科技金融帶來的新契機,因為FinTech的創新將可迎來報復性成長。

國內進入純網銀時代逾兩年,目前國內三家純網銀分別是Line Bank、樂天國際商銀行以及將來銀行三家,純網銀沒有實體銀行,消費者透過網路、手機APP就能享受實惠金融服務,根據金管會統計,截至2023年第2季底,將來銀行開戶數達31.8萬戶,LINE Bank達157.2萬戶,樂天有17.2萬戶,3家純網銀合計已破200萬戶;而為了搶客的前提下,純網銀業者祭出許多優惠方案吸客,除了全線上業務,還有優惠存款利率和線上申辦貸款、跨行轉帳提款免手續費等,線上投保也都沒問題,只是截至目前為止,純網銀業者均尚未擺脫虧損。

純網銀之商業模式,也發揮鯰魚效應,對實體金融機構產生影響。目前傳統銀行已在發展數位銀行等網路金融服務,有些銀行已將部分流程全部數位化類似純網銀,這也是純網銀帶來的刺激結果。尤其純網銀優惠不斷,也讓數位銀行動起來,提供高利存款、跨行轉帳和提領免手續費、服務優惠的行銷優惠等誘因以吸引年輕人。

保險業主要經營人身保險業務,包括壽險、醫療險、癌症險、重大疾病險等各種險種,針對不同的需求而有不同的保險商品種類提供給需要的人來投保。而保險業將在2026年接軌保險負債公報(IFRS17)與新清償能力指標(ICS2.0),因此商品必須轉型為保障型,才能累積契約服務利潤(CSM)、降低增資壓力,保戶擔心壽險儲蓄險將絕跡,因此將資金轉向債券投資;未來金管會將提供監理誘因協助保險業朝保障型商品轉型,尊重市場機制,讓保戶買到所需要的保單。

又國人過度投保實支實付醫療險,有點變相靠生病賺錢,使得保險業實支險損失率攀升,為讓實支險回歸損害填補,有實際支出才理賠,未來金管會將對實支險朝建立損失分攤機制、及落實核保通報機制等兩大改革。

而金管會主委強調未來保險業六大主流保單將具有完善分紅機制的分紅保單、高保障成份的利變型保單、拉高壽險保障的投資型保單、落實損害填補的實支實付醫療險、異業結盟的的創新商品、及發展永續保單。

第一是強化分紅管理機制的分紅保單,將訂定注意事項、送審規範,強化商品設計、資訊揭露兩面向;第二是高保障成份利變型保險,將透過獎勵機制引導壽險業發展高保障成份、繳費年期較長的利變型保單;第三是鼓勵高保障成份投資型壽險,將適度提高壽險門檻比率,讓投資型保單有良性發展,也能厚實CSM。

第四則是改革實支實付醫療險,落實損害填補原則,而保發中心將進行新藥、新醫療技術等發生率與醫療費用損失幅度等研究,完善資料庫,漸進推動改革,讓實支實付落實損害填補。第五是異業結盟的創新商品與服務。金管會已在2023年10月大幅鬆綁保險業可與「大數據資料分析、介面設計、軟體研發、物聯網、無線通訊業務」等具金融科技業進行異業合作,而目前保險局已收到保險公司的試辦申請。第六是鼓勵發展永續保險商品,產險業已有農業保單,因應全球淨零碳排趨勢,保險業有必要與時俱進增加氣候變遷保單、再生能源保單等等。

目前金管會針對投資型保單也祭出六大新規,為避免保戶承受過高風險,先前已明定投資型保單不能連結至國外槓桿型及反向型ETF,本次修法新納入不能連結至國內槓桿型及反向型ETF,及投資標的不得為非投資等級債券基金、新興市場基金等,已於2023年7月1日上路。新制上路後恐會壓抑投資型保單買氣,年年配息、投資滿周年就有加值給付、高收益等都會受到衝擊,先前銷售的投資型保單,若不符合新規範,保險公司必須要改版後再重新對外銷售。

隨著數位網路的發達,金管會也拍板開放國內純網路保險公司的設立,純網路保險公司與現行一般傳統保險業者最大差異是沒有業務員或通訊處,從民眾投保、核保、理賠到保單管理,完全透過線上完成,民眾只要透過手機即可完成。但純網保的三大核心競爭力則是場景、流量與生態圈,需具有獨家與寡佔的優勢,若單靠產品差異化很快會被傳統保險公司淹沒,只有透過場景掌握的生態圈才不易被取代。純網保主要是要迎合年輕族需求,亦可大幅減少資本、保戶不用親簽或到公司投保,雖目前國內外保險公司持觀望態度,但也是讓保險業者了解競爭壓力及競爭者在哪裡。

數位化的提升與新興應用必然伴隨著相應的風險,目前政府已宣示將資安產業納入核心戰略產業,數位化與科技化已成為不可逆的趨勢,保險科技將是一個重要趨勢,保險業者陸續布局數據分析與AI應用模型,以期達到自動核保與理賠之效益;未來台灣保險科技的發展模式,銷售通路將愈趨數位化、服務會更以客戶為導向;而技術應用方面,目前「保全/理賠聯盟鏈」已正式開辦,因此預期AI及區塊鏈將會更廣泛應用在減少人力成本、改善相關作業流程,而物聯網興起也將翻轉過去的定價模式。

證券業經營業務涵蓋經紀、自營、承銷、投資信託、投資顧問等。目前國內證券業主要收入仍為經紀業務,國內證券服務機構高達上百家,競爭激烈;市場交易量多寡直接影響國內經紀業務收入。

2023年下半年股市受到高利率與高物價的兩大烏雲壟罩,但科技業庫存調整結束、企業獲利谷底翻揚,加上Open AI的崛起,帶動伺服器與相關科技產品的興起,雖目前的利率水準仍位處十年來的高檔區,高利率抑制企業投資活動與資金槓桿不利於經濟表現,市場預估2024年底FED利率才有機會降至4%以下。

而台股ETF人氣很熱,特別是台股高息ETF人氣更是強強滾,尤其高息ETF的波動度相對個股與大盤來的低,是許多存股族的投資人長期穩健投資的好選擇,目前台股ETF的總規模部分來到1.44兆,台股ETF已成另類的新法人,打造台股的新秩序,投資市場目前正發生改變,保守投資人可投入相關ETF,既能分散風險,又能做長線布局;2023年下半年因科技產業基本面回升以及美國升息循環可望告終等利多激勵,隨著國際股市氣氛仍佳,以及總統大選行情,仍有推升空間,但隨著農曆新年到來,產業基本面亦步入淡季,股市漲多後須提防修正,仍需保守為宜。

隨著新興科技的進步,新興的虛擬貨幣流行,但2023年國內imB借貸平台詐騙事件鬧得沸沸揚揚,加密貨幣在不法金流的高隱蔽性與流通性,一直是法治單位的頭痛問題。金管會在2023年9月會公布「管理虛擬資產平台及交易業務事業( VASP )指導原則」,從交易資訊透明、客戶資產保管方式、平台業者內控管理、外部專家輔助等方面加強平台對客戶保護。今指導原則出台後,將洽請 VASP 業者推動業界自律,由公會依據指導原則訂定自律規範,引導業者強化內部控制,進一步強化提升客戶權益的保障。

期貨是指未來的合約,最早起源於早期農產品交易市場,期貨的本質是當作避險用,但後來也當投機使用。期貨市場的特性有高槓桿的保證金交易、交易成本低、流動性佳、到期結算以及是個零和遊戲;期貨與股票不同,股票可以長期放著,但期貨到期後一定是一賺一賠的零和遊戲。

期貨業主要從事衍生性商品之期貨契約、選擇權契約、期貨選擇權契約、槓桿保證金契約等經紀買賣業務。期貨經理為一種新興的業務模式,係接受客戶全權委託從事國內外期貨交易,也就是俗稱的「期貨代客操作」。期貨經理事業並不負責保管委託資產,而是由保管銀行負責保管並代投資人開立期貨交易帳戶、管理委託資金、監督交易策略之執行、帳務查核等事宜,以確保投資人的權益。

國內的臺灣期貨市場2022年全年交易量達3.84億口,較2021年略減少近2%,仍創歷史次高量;其中夜盤交易量持續成長,較2021年大幅成長59.3%,顯見夜盤已為盤後交易避險主要管道,充分發揮期貨市場之經濟功能。期交所努力為活絡臺灣期貨市場發展而積極發展新商品,總計上市約300項商品,包括股價指數期貨類、股價指數選擇權類、個股期貨類、個股選擇權類、匯率期貨類、匯率選擇權類、商品期貨類與商品選擇權類等8大類商品,為國內股權類商品引進新市場動能,並提供投資者更多元的交易選擇。而臺灣期貨交易所繼美國道瓊期貨、標普500期貨及那斯達克100期貨上市後,又再次與芝加哥商業交易所(CME)及那斯達克交易所 (Nasdaq)合作,於2023年12月18日推出美國旗艦指數商品-美國費城半導體期貨(SXF),成為美國境外唯一同時掛牌美國4檔主要指數期貨之交易所。

租賃業主要的營業項目包括融資及營業租賃業務、分期付款業務、應收帳款業務及資金直接貸放等。資本租賃,係指企業需要機器設備時,與租賃公司簽訂租賃契約,由租賃公司購買,承租企業向租賃公司租下所需設備機器,按期繳付租金,租賃公司透過租金,回收墊付的資金及利息,承租人在租約結束後可以優惠價格或條件優先承購或續租。營業性租賃,係指承租人僅單純的支付租金取得使用權,租約期滿時承租人無優先承購或續租之權利。分期付款業務是由租賃公司提供資金,為廠商購買所需之機器或原物料商品,廠商依自身的還款能力,選擇適當期間攤還本息。資金直接貸放業務則是提供企業直接融資。

租賃業也經營不動產租賃、土地融資,素地、土地持分整併、都市更新收購土地、購地過戶,建商申請建照前之融資、成屋建物融資、法拍代墊融資、受益憑證融資、不良債權融資等,屬於金融周邊業務。國內主要的大型租賃公司均同時經營多種業務,部分中小型租賃公司則專營車輛租賃業務。臺灣中小企業是國內租賃業的主力客群,中小企業透過租賃公司提供資金融通,可享有更多可調度資金,省下購買、保固、維修設備的費用,大幅降低營運成本。

國內租賃業的滲透率一直在成長,租賃事業是國內中小企業資金融通的重要管道,且辦理企業融資也是主要營業項目,而隨著國內新興中小企業成長暢旺以及銀行無法滿足中小企業所有的融資需求,租賃業就成為關鍵的協助角色,因此承作金額將會持續發展且創新高。

整體而言,租賃業在承受比銀行更大的風險時,仍可以訂定價格轉嫁出去,使得高風險的客戶,不會因為風險高就借不到錢,這是國內租賃市場能夠蓬勃發展的原因。因應台商陸續回流設廠,國內資金動能充足,因此國內中小企業資金需求及設備投資動能佳,目前國內租賃業者在台灣、大陸及東協等主要營運地區將持續穩健成長,並持續積極耕耘當地市場,開拓發展契機。

在全球通膨居高不下,銀行升息不止,經濟普遍衰退的情況下,租賃業者雖資金成本增加,業績表現仍然相當亮眼,目前國內租賃公司在經營本質及商品結構上可補足銀行服務不到的地方,甚至在授信流程及某些商品價格上已優於銀行。

2023年因全球及台灣經濟不佳,過往高速成長、較高的貸放成數及經濟環境的挑戰,將導致租賃業發展延滯,尤其升息環境下,融資租賃業因資產和負債到期的不對稱會有較高利率風險,一旦市場資金緊俏成本上升,將侵蝕融資租賃業的利差,然而在分期攤還及新業務反映重新訂價下,升息的影響預估2024年降息後將可緩和。

台灣租賃三雄如中租、和潤與裕融挾豐沛資金優勢,除融資本業穩健成長外,也積極多角化投資拓展綠能領域的佈局,經營樣態有太陽能案場、創能、儲能、漁電共生太陽能裝置、電動車充電系統等相當多元化,可為營運創造金流活水。而根據租賃公會統計,台灣租賃業者在中國投資約有25家,雖2022年獲利創新高,但2023年中國經濟成長放緩,加上恆大與碧桂園相繼從爆發財務與債務危機,到影響層面更廣且更長、更久,若出現大規模的現金斷炊,將引發骨牌效應,台廠租賃業者恐怕也難置身事外;不過雖中國各產業、各城市不再呈現全面性成長,但中國市場太大,僅為了維持內需的基本經濟動能,就有相當的業務需求,陸資企業還是有短期周轉金、設備融資需求,因此台灣租賃業者仍有相當的機會,而面對衰退的中國,租賃業者必需採取更為細緻的分散管理,以降低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