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體產業面
個體公司面

上游
 
 
 
 
 
中游
下游
知名外國企業(4家) 京東方 大日本印刷 豐創 凸版印刷
共4家
本國上櫃公司(1家) 安可
知名外國企業(2家) 樂金顯示 三星電子
共3家
本國上市公司(7家) 億光 一詮 日電貿 榮創 誠創
 宏齊 長華*
本國上櫃公司(2家) 亞帝歐 臺龍
知名外國企業(3家) 日亞化 歐司朗 首爾半導體
共12家
本國上市公司(2家) 大同 達運
外國上市公司(1家) 乙盛-KY
本國上櫃公司(4家) 台翰 英濟 臺龍 勁豐
共7家
本國上市公司(1家) 揚明光
本國上櫃公司(4家) 迎輝 光耀 友輝 華宏
知名外國企業(3家) 明尼蘇達礦業與製造公司 樂金化學 三菱化學控股
共8家
共20家
本國上市公司(4家) 大同 達運 瑞儀 台表科
本國上櫃公司(5家) 先益 中光電 臺龍 勁豐 福華
本國興櫃公司(2家) 云光 坦德科技
知名外國企業(3家) 喜星電子 Minebea 隆利科技
共14家
本國上市公司(3家) 敦吉 聯詠 長華*
本國上櫃公司(2家) 利機 頎邦
知名外國企業(2家) Lusem 三星半導體
共7家
本國上市公司(29家) 台達電 佳世達 正崴 建準 銘旺科
 敦吉 鉅祥 大毅 百容 華立
 信邦 力特 閎暉 譁裕 揚明光
 州巧 新至陞 和碩 嘉彰 誠美材
 達運 巨路 詮欣 聚鼎 康舒
 悅城 華冠 達方 明基材
外國上市公司(1家) 乙盛-KY
本國上櫃公司(4家) 同協 勁豐 千附精密 千附
創櫃公司(1家) 戴維
共35家
本國上市公司(11家) 大同 友達 敦吉 全台 群創
 彩晶 豐藝 台表科 華凌 錸寶
 凌巨
本國上櫃公司(3家) 智晶 光聯 元太
知名外國企業(3家) 京東方 樂金顯示 三星顯示器
共17家
本國上市公司(13家) 大同 億光 兆赫 憶聲 全台
 眾福科 彩晶 達運 豐藝 台表科
 華凌 錸寶 凌巨
本國上櫃公司(8家) 晶達 智晶 光聯 青雲 新門
 久正 晶采 福華
知名外國企業(3家) 京東方 樂金顯示 三星電子
共24家
本國上市公司(9家) 致茂 志聖 晶彩科 辛耘 上品
 宏正 迅得 天虹 羅昇
本國上櫃公司(14家) 川寶 由田 陽程 世禾 均豪
 彩富 聖暉* 廣運 高僑 易發
 朋億* 信紘科 鏵友益 東捷
本國興櫃公司(7家) 敘豐 旭東 矽科宏晟 華洋精機 聚賢研發
 銳澤 暉盛
創櫃公司(1家) 岳揚智控
知名外國企業(3家) Canon 尼康株式會社 優貝克集團
共34家
本國上市公司(1家) 大同
知名外國企業(3家) 戴爾 惠普 聯想
共4家
本國上市公司(7家) 三洋電 佳世達 大同 瑞軒 憶聲
 達運 偉聯
本國上櫃公司(5家) 昇銳 哲固 西柏 晶達 三聯
本國興櫃公司(1家) 和詮
知名外國企業(2家) 樂金顯示 三星電子
共15家
本國上市公司(5家) 聲寶 三洋電 仁寶 大同 瑞軒
本國上櫃公司(2家) 西柏 協益
知名外國企業(3家) LG 三星電子 索尼
共10家
本國上櫃公司(2家) 振曜 元太
知名外國企業(3家) 亞馬遜 巴諾書店 Kobo
共5家

我國平面顯示器產業之發展主流顯示技術為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TFT-LCD)。液晶顯示器產業鏈之上游包括化學品材料、背光源、光罩、ITO導電基板、塑膠框、稜鏡片、擴散膜、增亮膜、導光板、背光模組、及驅動IC等零組件之供應商;中游則為液晶面板、顯示器模組組裝及相關生產製程與檢測設備之供應商;下游為平面顯示器各類應用產品如筆記型電腦、液晶監視器與液晶電視、智慧型手機等供應商。

一、上游:

包括化學品材料(如光阻劑、ITO靶材、玻璃基板、配向膜等)、背光源(如發光二極體及冷陰極管)、光罩、ITO導電基板、塑膠框、稜鏡片、擴散膜、增亮膜、導光板、背光模組(指將背光源及稜鏡片及增亮膜、擴散膜、導光板等整合而成的模組)、驅動IC等,目前台灣廠商在部分的零組件上,如彩色濾光片、稜鏡片、增亮膜、擴散膜、偏光板、驅動IC、背光模組等,已在產業供應鏈上取得一席之地。但目前TFT-LCD產業上游材料如玻璃基板、ITO靶材及偏光板的PVA膜等,主要仍仰賴日系廠商供應。

二、中游:

中游則為液晶面板、顯示器模組及相關生產製程與檢測設備之供應商,TFT-LCD面板的前段製程包含Array(係指在玻璃基板上利用導電體塗佈、微影照相及曝光顯像等精密技術,製作出所須之電極基板)及Cell(係以前段TFT Array的玻璃為基板,與彩色濾光片的玻璃基板結合,並在兩片玻璃基板間滴上液晶後貼合,再將大片玻璃切割成面板)兩階段,均為半導體相關製程。而設備是提升產能及生產技術的必要投資,再加上產線除了機台數量外,可生產的玻璃基板尺寸大小,亦會直接影響到產品成本以及生產效率,因此隨著下游產品的需求成長,業者亦需不斷地更新研發技術以及擴張產線,以滿足下游產品之需求,提升市場競爭力。

三、下游:

將液晶面板根據其尺寸分為大尺寸液晶面板(含10.4吋以上)與中小尺寸面板(10.4吋以下),而其主要應用產品大尺寸面板主要包含:筆記型電腦、液晶監視器與液晶電視等。中小尺寸面板應用產品則為平板電腦、智慧型手機與車載工控面板等。

(一)大尺寸顯示器:

2023年在急單與提前購買的採購策略下,使得部分面板需求已於2023年第二季拉貨,加上雙十一與黑色星期五的促銷結果差強人意,因此品牌商持續下修對電視面板需求,使得2023年第三季底開始減少第四季面板需求。因全球電視銷售不振、電視廠商抑制採購量,導致電視用液晶面板市況惡化,大尺寸產品(55吋)價格也開始降價,坐擁近7成市佔率的中國面板廠商基於過去市況惡化的經驗,中國面板廠已進行減產。中國面板大廠華星光電更對外宣布2024年農曆年期間將順勢停產兩周,其他包括京東方、惠科等面板廠也都有積極的歲修計畫。面板廠則不斷透過減產的方式來對應需求的下滑,減產幅度持續擴大,藉此來延緩價格下跌的幅度。展望2024年第一季面板需求仍疲弱,品牌廠對於2024年第一季電視面板採購態度更為保守,而2024年第2季開始,巴黎奧運、美國超級盃橄欖球賽等運動賽事舉行將進一步帶動消費者對於大尺寸電視的需求,有助於2024年下半年大尺寸面板發展。

智慧型手機面板部分,2023年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出現衰退態勢,間接影響智慧型手機面板出貨。手機面板價格歷經長時間壓迫後,隨著客戶庫存去化告一段落,從2023年第二季末開始出現拉貨動能。隨著中國大陸華為新機種帶動需求,加上其他客戶啟動新機種備貨,逐漸拉高 AMOLED 面板稼動率,價格開始走揚,同樣拉動 LTPS LCD 面板價格。

面對景氣與價格競爭,台灣面板大廠陸續減少產能與尋求利基市場。友達在2023年年中關閉龍潭4代、5代廠及台南的兩座彩色濾光片廠。第四季又宣布將於年底關掉新加坡廠,部分設備則運回龍潭廠,進行Micro LED的生產,並拓展東南亞市場,友達越南廠預計2024年投產,朝向更多服務型產業邁進,在東南亞設立智慧製造服務基地,服務當地製造產能擴充的客戶。另外友達Micro LED手錶面板應用更趨於多元,手錶相關產品已於2023年中亮相,其他車載應用,有機會在未來2~3年後量產問世。群創則在2023年底關閉5.5代廠,該廠原本生產液晶監視器面板與NB面板,轉型為非顯示器應用,如低軌衛星用的液晶天線、Micro LED等。群創更將組織調整為「顯示器領域群」與「非顯示器領域群」,「顯示器領域群」維持既有的TV/NB面板生產,「非顯示器領域群」將從事半導體面板級封裝,用舊的3.5代線生產PLP(Panel Level Package)。

值得注意的是,車用面板已成為各大廠轉型兵家之爭之應用,台灣兩大面板廠友達和群創最近積極進行業務轉型,從純粹生產面板的廠商轉變為具備車用顯示模組系統整合能力的公司,並直接與車廠合作設計製造整合式智慧座艙。然因中美貿易戰持續惡化,中國大陸國有車企傾向使用更多的中國大陸面板,中國面板大廠京東方、天馬等中國大陸面板廠也正朝這趨勢發展,跟進台灣廠商的步伐,勢必對台灣面板廠造成一定程度的訂單排擠。面對地緣政治衝突,台灣面板廠近期展開戰略布局,其中印度產能建構成為一個重要的布局點。群創在印度的投資首次採取與當地業者簽署技術轉移合約的方式,以協助當地業者建構前段產能。然中國大陸面板廠早在2019年就已經在印度投資後段模組廠,目前雖然仍主要生產手機、IT和電視用面板,但已逐漸擴展到車用面板業務。因此台灣面板廠商不僅需要在技術水準和整合能力方面保持,還需要適度擴增或調整產能以維持車用面板優勢。